中新網(wǎng)臨汾6月12日電(劉羨 任麗娜 韓曉飛)6月12日。在去堯陵的路上,天有些沉,層層烏云像被褥似的疊在一起,霎那間灰暗了我們的心情。一趟尋根的旅程,在事先得知將要膜拜堯陵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有激動有向往。在小學(xué)的歷史課本里,我曾經(jīng)在“堯舜禹”上劃了紅圈圈,標記著:根。
今天,“華夏之根”第四屆全國網(wǎng)絡(luò)媒體山西行采訪團開赴堯陵。一想到如此貼近“根”的脈搏,大家都興奮不已,擦鏡頭、看圖冊,頭頂上的陰霾遮擋不住心底的憧憬。車快到近前,陽光像知曉我們的心意,從厚厚的云層中探出頭來,于是間,漫天的金線洋洋灑灑地鋪滿半山,為莊嚴的陵冢穿上了一件華衣。
穿過碑坊,我們緩步走上石階,手里攥著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尊敬和景仰。這時,一位年輕的記者突然高喊一聲:“看,彩虹。”大家不禁抬頭望去,只見正在被陽光逐漸撥開的烏云里,懶洋洋地“爬”出一條七彩祥云,酷似傳說中龍的形狀,時間大約持續(xù)5分鐘,然后漸漸淡去,據(jù)當?shù)厝朔Q,這種奇異現(xiàn)象很少見到。
堯,是中國古代五帝之一,因封于唐,故稱“唐堯”!妒酚洝酚性疲簣虻邸捌淙嗜缣,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币馑际墙咏缣栆话,遠望他如云霞一樣燦爛。富有而不驕橫,高貴而不傲慢。
古帝堯陵位于臨汾市大陽鎮(zhèn)澇河北岸,距市區(qū)25公里。“青山不老水長流,水繞山環(huán)土一丘”的帝堯古冢,坐北朝南,背依古崖,面瀕澇水,占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墓冢園形,為黃土堆積,高50米,周長300米,四周有古柏蔥茂,俗稱“神林”。陵區(qū)現(xiàn)存古建筑山門、牌坊、碑亭為一軸線,左右兩側(cè)建有廂房、耳房、獻殿、古窯、看樓等附屬建筑28間,現(xiàn)存碑碣石刻19通。
據(jù)傳,帝堯逝世,萬民悲育,送葬之日,人們從四面八方為陵丘上捧上一把土,竟積土成山,成為三皇五帝中最高大的陵丘。堯陵現(xiàn)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驚嘆祥云的美麗,這是一場令人稱奇的“艷遇”。一個小小的插曲,給我們的尋根之旅增添了難忘回憶。參觀完肅穆的陵冢,也仿佛將我們的心扎根在了這片黃土地,感嘆華夏民族文化的博大,感激遠古先圣智慧的神奇。或是感覺到我們的意猶未盡,走出山門的一刻,龍形七彩祥云再次“跳”出云層,遠遠望去,像是揮動前爪,向我們告別。
別了,堯陵,我們帶走了,對華夏之根的眷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