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七日電 二00八年的北京奧運會是中國人工影響天氣史上“里程碑性”的事件,但空軍司令部氣象局副局長崔廉清明確表示,國慶閱兵人工影響天氣試驗的難度遠遠大于奧運會人工影響天氣的難度。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日前表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閱兵儀式等活動對氣象條件要求較高,氣象保障服務(wù)難度甚至高于北京奧運會。氣象部門將做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的準備,但是其影響力有限,應(yīng)以科學態(tài)度對待。
鄭國光說,國慶閱兵等許多重大活動都在室外舉行,需要氣象部門對當天某個具體位置,比如天安門、長安街沿線的能見度、風力風向、云量和溫度等氣象要素進行精細化預(yù)報,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中國空軍曾進行過三年次大規(guī)模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試驗,其中包括國慶三十五周年、國慶五十周年閱兵人工影響天氣試驗。
曾親歷國慶三十五周年、五十周年閱兵以及奧運會人工影響天氣試驗的黃培強教授回憶說,國慶三十五周年時遇到了低云天氣,空軍出動了多架飛機進行消云作業(yè),但效果并不明顯。國慶五十周年時,空軍事先進行了大量試驗作業(yè),后來因故中止。這一年并未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
黃培強作為受邀顧問,目睹了二00八年北京奧運會整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的實施過程。但他認為,奧運會人工影響天氣試驗與今年國慶閱兵氣象保障有很多不同之處,可借鑒經(jīng)驗并不多。其一,北京奧運會在八月份舉行,面對的是小范圍的強對流天氣,容易處理。而今年的國慶閱兵要面對的是大范圍的系統(tǒng)性天氣,需要影響的范圍不可同日而語。其二,奧運會時消云減雨作業(yè)的對象是冷云,消減冷云的理論發(fā)展已相對成熟。而這次閱兵消云減雨作業(yè)的對象是暖云,消減暖云目前在世界上都是一個難題。
鄭國光強調(diào),人工影響天氣尚屬于實驗性科學,實際上是通過播撒催化劑的方式來引導(dǎo)云的發(fā)展,要絕對影響天氣是不可能的。改變一塊十公里乘以十公里范圍的雷雨云需要的能量大概是四百七十萬桶石油燃燒釋放的能量,播撒催化劑只能引導(dǎo)云朝著人們希望的方向發(fā)展。比如人工消雹,就是通過催化劑把大冰雹變成小冰雹,把小冰雹變沒。這種人工消云減雨的方法對局地的天氣能起到干預(yù)、影響作用,但是對于大范圍的強天氣過程無能為力。
鄭國光表示,氣象部門正集中精力為國慶六十周年慶祝活動所需各專項預(yù)報服務(wù)做準備。將全力以赴做好國慶氣象保障服務(wù)。(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