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 | 李濤:東西方交流中“最溫柔的力量”為何是“她”?
中新社杭州10月25日電 題:東西方交流中“最溫柔的力量”為何是“她”?
——專訪浙江省婦女研究會副會長李濤
作者 王逸飛
隨著越來越多全球性問題的出現,“她力量”作為各國乃至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溫柔的力量”,如何在推動各方通力協作中發(fā)揮更大作用?中新社“東西問”近日就此專訪浙江行政學院教授、浙江省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學術委員、浙江省婦女研究會副會長李濤。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從古至今,中國女性的形象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不同階段的“她力量”具體是如何表現的?
李濤:在中國的每個歷史階段,女性的貢獻都從未缺失。
受傳統(tǒng)儒家文化影響,在中國古代社會的廟堂文化中,男性占據了書寫歷史的主導權,所以在官方文字中女性是被“淹沒”的。但是在百姓的習俗文化中,因為對慈孝的看重,對女性的描寫從未缺位。例如中國神話故事中就有“女媧補天”的傳說。封建社會中的中國女性,更多以勤懇節(jié)儉、忍辱負重、順從沉默的形象出現。
進入20世紀,從辛亥革命開始,中國女性形象隨著社會進步、理念變遷亦開始變化——她們不再是被壓迫者,而是追求平等、解放的革命者、改革建設的參與者,她們獨立、擔當、敢于創(chuàng)新、熱情且不知疲倦。戰(zhàn)爭年代,許多中國革命女戰(zhàn)士充滿斗志的昂揚形象,讓西方一些年輕人對中國充滿向往。新中國成立后,“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話為億萬人熟知,它的重要發(fā)源地正是浙江建德千鶴村。這句話極為傳神地道出了女性在中國的地位和作用,后來也成為全球婦女解放運動中,廣泛被西方革命婦女傳播的名言。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女性基本從傳統(tǒng)禁錮中解放出來,以更自由的身份、更平等的角色進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方方面面,不論是政府官員、科學家還是企業(yè)家、運動員等,各行各業(yè)都出現了許多典型女性形象,為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尤其是近十年,隨著國家實力大幅躍升,當代中國女性自信、自主、敢于夢想、敢于追求的新形象加速樹立,在全球愈發(fā)得到認可。
中新社記者:中國婦女事業(yè)發(fā)展與西方走過的路徑有何不同?對世界有何貢獻?
李濤:與西方女性解放運動路徑不同,中國探索出一條獨特的中國女性解放之路。其最大特點是首先在經濟上擺脫貧困,保證生存權和發(fā)展權,這才有實現其他權利的基礎。我認為這是對世界最重要的貢獻。
去年,中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zhàn),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減貧目標。這一“減貧奇跡”使大量的農村女性從貧困中解放出來。性別平等首先是要實現經濟平等,中國的探索對當下第三世界的女性解放運動,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
相比于中國先解決女性的經濟獨立而后在發(fā)展中完善制度,西方是率先由從制度構建層面發(fā)力。當然,這兩條路徑的出發(fā)點不同,沒有誰優(yōu)誰劣之分。
中新社記者:在國家形象樹立、不同文明交往中,女性為何能成為“最溫柔的力量”?
李濤:對任何國家、任何種族而言,女性都是最溫柔、最浪漫的力量,她們真實、包容、富有親和力的特質可以跨越語言、跨越距離。女性形象也是一個國家發(fā)展面貌與精神氣質的絕佳體現。
這樣的案例有很多。像去年,中國媒體完成了一位平凡人的對比照:2010年,彝族年輕母親巴木玉布木背著厚重行囊、抱著孩子在江西南昌火車站匆忙趕車,畫面被記者拍下,被稱為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去年,媒體在四川大涼山找到了巴木玉布木,她已不需要帶著孩子出去打工,她家已經脫貧、蓋了新房,三個孩子正在讀書,照片中她在陽光下的燦爛笑容與十多年前照片上的疲倦、茫然形成鮮明對比。
對外國朋友而言,了解中國脫貧成果、中國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這樣的形象是最直觀、最深入人心的。在樸素的巴木玉布木的臉上,人們可看到中國女性不斷解放、獲得經濟獨立后所產生的精神上的自信。這也正是“最溫柔力量”的獨特作用。
中新社記者:人們看到,惡意“丑化”女性形象的行為在全球時有出現,您對此如何評價?
李濤:“丑化”女性形象不是一個新問題,其中絕大多數是出于政治目的,作為“配合”政治的一種低級手段。它對全球婦女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有損害的,但這阻擋不了世界婦女解放的步伐。
在西方,少數勢力常有“丑化”東方女性形象之舉。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西方少數人對中國還存在“刻板印象”,對中國女性的印象停留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西方小說中,認為中國女性還是被剝奪、被踐踏的弱者形象。二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在國際舞臺影響力不斷加強,這讓一些勢力很不適應、心態(tài)失衡,便強化對中國女性形象的扭曲,屬于有意而為之。
這種背景下,我們要學會如何消解這種“戾氣”。一方面面對挑釁要給予有力回擊,同時也要更加重視女性形象傳播,在全球范圍逐漸改變落后的認知觀念,當然這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中新社記者:在促進全球女性發(fā)展,以及讓女性更好助力文化交流方面,東西方如何加強互鑒?
李濤: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婦女與世界各國婦女通過對話交流,友誼不斷加深,合作不斷加大。例如1995年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近年,婦女論壇也在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等框架下舉辦。新時期,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推動全球婦女事業(yè)發(fā)展,全球攜手尤其是東西互鑒必然更加重要。
為促進女性發(fā)展,中國在教育體系的建設上可適度借鑒西方經驗,探索包括女性大學、女子學院在內的更多有助于女性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對西方而言,中國在實現女性經濟獨立方面的探索,諸如來料加工、家庭手工業(yè)的培育發(fā)展等都可作為經驗借鑒。在頂層設計上,中國通過成立專門的婦聯組織,統(tǒng)籌推進婦女權益保護的做法,對西方同樣具有參考意義。
相互學習需要在相互交流中實現。我認為,在女性助力東西方交流方面,一方面是雙方需要各自發(fā)力,有互學互看、互相欣賞的心態(tài);一方面要形成合力,進一步促進國家間女性組織、女性團體的交流?,F在國際上有大量行業(yè)性、專業(yè)化的交流互訪,但以女性為主體的對話尤其是民間對話還不夠多。例如東西方女藝術家、女科學家、女留學生都可以增加接觸。此外,圍繞女性整體能力提升、進一步推進社會各領域性別平等、反對家暴等全球共性問題,東西方也有廣闊的交流合作空間。
千百年來,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一直在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中前行,逐漸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女性完全可以在東西方增進理解與互信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完)
受訪者簡介:
李濤,浙江行政學院教授、浙江省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學術委員、浙江省婦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臺灣政治大學、羅馬第二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國家博士后基金、教育部等課題十余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7:59:03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