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九日電 題:中國女排:裹上“遮羞布”之后
中新社記者 于晶波
仿佛是在驗證極度輝煌之后就是極度黯淡的定律,二00九年的中國女排,早已將當年“五連冠”的光輝歲月塵封為歷史的記憶。世界女排大獎賽第五名、亞錦賽第二名,接踵而來的尷尬戰(zhàn)績,讓那些曾經(jīng)摯愛中國女排的球迷們不得不一再接受一個無情的現(xiàn)實——那就是“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昔日的世界一流球隊正站在亞洲二流的邊線上,而球迷為女排的那些震天歡呼亦已置換為“下一個黃金時代還要等多久”的無邊喟嘆。
二00九最后一場國際賽事——東亞運動會的到來,讓中國女排在這個尷尬的年份中總算找到了一塊“遮羞布”。在與東亞地區(qū)幾個二流球隊的二隊球手的對決中,頂著“國字號”光環(huán)出征的中國女排“遇弱則強”,以三個三比零站到了決賽舞臺上。
這個光明的收尾似乎暫時平息了新帥蔡斌的帥位危機,亦暫時冷卻了外界對中國女排的信心危機。但一個冷酷的事實卻接踵而至:在奧運坐標系上,這個沒有對手的比賽并沒有太多的參照意義,這塊“遮羞布”究竟能為“衣冠不整”的“蔡家軍”贏得多少喘息時間還很難判定。
事實上,中國女排在東亞運這個幾乎“獨角戲”的舞臺上,完成了最無懸念的“救贖”之后,不應(yīng)醉心于勝利的喜悅,反而更應(yīng)迫切思考:如何迅速磨練球隊中的新人,如何浴火重生一支能與世界強隊等技齊觀的隊伍,如何讓下一個“黃金時代”更早的到來,凡此種種,都是通往“倫敦之路”上繞不開的課題。
在奧運坐標系上,已顯狹小的東亞運舞臺,并不是衡量戰(zhàn)績的最佳戰(zhàn)場,但卻可以成為檢閱“青年軍”的上佳測驗場。從蔡斌此次大力提攜的新人——陸倩、陳瑤、惠若琪身上,我們看到了希望,但卻亦看到了狀態(tài)起伏,以及暴露的多重不足。
前兩場比賽擠掉女排頭號明星王一梅坐正的新面孔陸倩,在第一場與日本女排的較量中,發(fā)揮尚佳,獨得十五分,成為全場得分王。但在第二場對中華臺北的比賽中,則出現(xiàn)狀態(tài)起伏,扣球、攔網(wǎng)和防守均表現(xiàn)欠佳。
新人陳瑤亦暴露了同樣的毛病,其雖然在首場比賽成為“攔網(wǎng)王”,但次場表現(xiàn)狀態(tài)不穩(wěn),與隊友之間的戰(zhàn)術(shù)配合亦顯默契不足。毋庸置疑的是,新老交替做不好,任何一支球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是空談。
如果說,中國女排“黃金一代”交出的是一份金色答卷的話,那么目前的新女排交出的還是一份青澀答卷。在這份青澀答卷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彌補存在的不足,遠比得到一枚東亞運金牌來得重要。
因此,中國女排要想重新找回昔日的輝煌,僅僅裹上一塊“遮羞布”顯然遠遠不夠。事實上,中國女排真正需要的是那件可以“笑傲江湖”的“金縷玉衣”,以及一次可以重返巔峰的浴火重生。(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