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債臺高筑的財政是未來臺灣當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仔細審查藍綠候選人洋洋灑灑的政治支票,要求兩陣營提出財源評估,結果發(fā)現人民是在一筆胡涂帳與假設性支票作選擇。盡管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喊出2014年財政平衡的目標,但兩陣營避談加稅,根本沒有觸碰財政改革根本的問題。
報道說,民進黨的政見是一筆胡涂帳。仔細審查民進黨的政見,最花錢的依序為12年“國教”、一六八青年住宅政策與幼兒托育等教育與福利政策;在硬件建設上,謝長廷反對大建設。當被要求提供財源估算時,民進黨陣營坦白地說,提出這些政見前,并沒有去細算。因為他們現在只是提出一個方向,細部規(guī)劃等選上交由技術官僚去執(zhí)行即可。以一六八青年住宅為例,謝長廷只是提出一個方向,未來要興建多少,執(zhí)行多少,都不確定,如何計算?謝陣營坦承,選上后,政見規(guī)模都是可大可小。
對此,國民黨“國政基金會”財金組召集人韋伯韜批評說,“他們的政見是不負責任!
相較于民進黨是一筆胡涂帳,國民黨陣營畫的是假設下的大餅。國民黨“國政基金會”財金組召集人韋伯韜直言,“我必須很老實的說,愛臺十二建設這些支票,前提都是臺灣未來經濟成長平均必須達到6%。”根據國民黨的假設,臺灣平均成長率需達6%,如此各項政府收入增加可有7%,各級政府支出成長5%,其中做硬件投資的資本支出成長要達9%,再加上既有投資完成后,額度空出來,就能支付愛臺十二項建設。
韋伯韜指出,馬英九財經政見的邏輯是,過去幾年,臺灣財政之所以惡化癥結是因為經濟低迷以致歲收不足。國民黨的做法是,用公共投資先把經濟成長撐起來,配合開放與產業(yè)升級,把經濟成長率頂到6%。所以公共投資必須要做,不能等到財政健全之后再處理。
不過,根據臺灣過去的經驗,經濟成長不一定保證稅收增加。依據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曾巨威認為,這幾年臺灣政治人物最大的困難是,臺灣財政長期惡化,已經讓臺灣變成一個虛不受補的經濟體。而這次選舉,兩黨都不敢碰稅改議題,問題是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很多事情做了不見得有效果。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