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23日電 臺灣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日前抨擊說,臺灣人娶外來配偶,背后隱藏的是父權(quán)偏見。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邱延亮則痛陳臺灣對待新移民的方式近乎“沒人性”。兩人都說,新移民受到的對待,反襯出臺灣社會整體的“種族優(yōu)越感”。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新移民及其第二代高達六十萬人,已成為臺灣第四大族群。但在日常生活里,他們宛若隱形人,民眾從來沒有正視他們的存在。
曾昭媛表示,近年來隨著臺灣婦女經(jīng)濟與社會地位的提高,傳統(tǒng)父權(quán)的性別價值表面上已漸消失,但骨子里再現(xiàn)在新移民女性身上。以媒體采訪過的男性婚介業(yè)者與外配丈夫為例,他們對新移民女性的要求,完全合乎傳統(tǒng)臺灣男人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溫柔、顧家、乖巧、相夫教子、傳宗接代等。
“但移民女性普遍具有勇于冒險、積極的性格。”曾昭媛指出,新移民女性與臺灣丈夫的性別價值截然不同,常是婚姻失和的導火線。但在失敗的跨境婚姻里,被譴責的通常是新移民女性,對她們非常不公平。
邱延亮曾在香港浸會大學執(zhí)教十五年,他說,有很多越南人跑到香港,其中不乏越南女子,比較之下,在香港的越南人處境,比臺灣的移民女性好。
他舉例,香港政府保障難民的教育權(quán),在“難民營”里設學校,供學童上學。一段時間后,難民可自由在香港打工、戀愛、嫁給香港男人就可取得身份證;即使沒嫁給當?shù)厝耍诟劬幼M七年也可申請永久居留權(quán)。
邱延亮表示,在香港,越南女子嫁給香港丈夫后,沒有人會再把她當作越南人看待,也不會喊她“越南新娘”。他認為,臺灣社會對待新移民女性的心態(tài),是種族主義的展現(xiàn)。至于臺當局要求來自大陸及東南亞的新移民出示財力證明,則是“違反人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