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25日電 據(jù)臺灣《今周刊》報道, 現(xiàn)在臺灣有二百四十八萬名老人,但是十五年后,老人將倍增為四百七十五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點三,相當于每五個人就有一位老人,對整個社會與經(jīng)濟將產生重大影響。
快速增加的老人潮像海嘯一般襲來,但是不論政府或個人,都未做好準備。六十多歲的賴老先生,身體失能,頭腦失智;二○○五年時,被女兒帶到桃園大溪元福護理之家贍養(yǎng)中心,申請為期一周的家屬喘息服務,暫時安置。
但賴老先生的三子一女再也沒來帶他回家,五年來,女兒和么子分別現(xiàn)身探望過一次,但留下的聯(lián)絡電話根本找不到人。按每月二萬六千元的收費,賴老先生已經(jīng)欠費一百五十六萬元,贍養(yǎng)中心業(yè)者李建興仍繼續(xù)收容;去年,才向社會局申請到每月一萬七千元的贍養(yǎng)補助。
幸好賴老先生不知人事,并不知道自己被子女棄養(yǎng)的殘酷事實。在元福,像這樣被子女“丟包”棄養(yǎng)的老人共有六位。
因經(jīng)濟惡化和家庭型態(tài)改變,家人無力也無暇長期照護失能、失智老人。臺北市老人基金會執(zhí)行長李雄推估,臺灣被棄養(yǎng)的老人,正以每年二千人的數(shù)量不斷累積中。
嘉義大林鎮(zhèn)上的獨居老人李秋冷,滿頭白發(fā)、總是笑容可掬。她和先生在鎮(zhèn)上經(jīng)營建材行,辛苦拉拔六個子女長大,如今一半子女在美國,事業(yè)有成,剩下的子女在北部工作,都已成家。
一九九六年后,先生中風,李秋冷獨自照顧先生,畢竟年輕人事業(yè)忙,她不想讓子女掛心。九年前,在先生過世前,李秋冷想起婆婆當年猝逝,因買不到棺木,只好放在木板上下葬。她拿起家里的建材木料,親手為老伴釘了一副棺木,里頭還鋪上棉被,讓先生后來溫暖、安心地離開。
遠在美國的兒子和孫子,經(jīng)常寄卡片回來關心獨居的李秋冷;她不想搬去海外或北部打擾子女的小家庭,子女也不可能放棄事業(yè)住回嘉義老家。獨居,是她成全下一代不得不的選擇。
因為家庭形態(tài)改變,年老的長輩或因子女不在身邊,或不想打擾子女的生活,當老伴過世之后,選擇獨居。不論城鄉(xiāng),像李秋冷這樣獨居的老人將愈來愈多。
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形成棄養(yǎng)老人、獨居老人潮;九九重陽節(jié)快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觀念卻日趨淡薄。面對臺灣人口結構變化的新課題,政府和整個社會環(huán)境若缺乏準備和因應,將很難讓老人有尊嚴、幸福的安度余生。
今年,臺“內政部”和“經(jīng)建會”不約而同地發(fā)布了一連串人口海嘯警報:目前,全臺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有二百四十八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點七;但是十五年后,老人將倍增為四百七十五萬人,占百分之二十點三。這接近五百萬的老人,意味著走在路上,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臺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五十年后,老年人口更將占百分之四十二!
“經(jīng)建會人力規(guī)劃處處長”陳世璋指出,臺灣麻煩的地方在于老化速度太快,其它地區(qū)約花了五十年時間,從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百分之七)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百分之二十),臺灣只花了一半時間!
由于嚴重的少子化問題,加上明年起嬰兒潮世代(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六四年大量出生的人口稱為嬰兒潮世代)開始步入六十五歲,形成一波可觀的老人潮,造就了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地區(qū)——臺灣。
現(xiàn)在,臺灣是七個有生產力的青壯人口養(yǎng)一個老人,十五年后變成三個養(yǎng)一個,二十五年后就開始人口負債——每兩個青壯人口撫養(yǎng)超過一個小孩或老年人,幾乎是一比一的沉重負擔。
若以全臺高齡人口比率百分之十五居冠的嘉義縣來看,早期年輕人外流到都市打工,鄉(xiāng)下只剩老人固守家園,F(xiàn)在的嘉義縣,恐怕就是未來急老臺灣的縮影;全球化讓年輕人具備國際移動的能力,遠赴海外工作,臺灣未來可能變成老人島。
在《今周刊》于八月底針對一千零六十八位五十歲以上民眾進行的“臺灣銀發(fā)照護大調查”中,高達百分之五十五點六的受訪者認為,政府不重視人口老化的問題。
“人口老化一直是沉默議題!迸_北榮總高齡醫(y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老人不會抗爭,是選舉時最易被忽視的族群。畢竟政黨只在乎今朝的輸贏,才不管明日的危機。
“不過,二○一二年的‘大選’,沒有老人政策的候選人,就不用選了啦!”佳醫(yī)集團執(zhí)行長陳啟修對有關老人政策的牛步化,深感憤憤不平。
而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老人政策話題,莫過于原本喊出明年就要上路的“長期照護險”,希望派出照護服務員,給付老人居家的照護“服務”,或補貼部分入住贍養(yǎng)機構費用。但據(jù)《今周刊》同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竟有六成二受訪者聽都沒聽過長照險!
沒有長期照護險,家里的長者一旦生病,就要面臨像江先生的窘境——任職于科技業(yè)的江先生,父親中風又失智,外籍看護難申請,看護要四到六萬元,幾乎是他一個人的薪水;為了省錢,他只好和太太、年邁的母親輪流照顧父親,但每天耗盡心力,搞到全家都快得憂郁癥!
○八年,先推出“十年長照計劃”應急,并培訓臺灣的照護服務員,受訓九十小時即可取得資格,但是參加者多是中年失業(yè)者,“而且這些人力并沒實際投入照護工作,約流失了八成。”接受“經(jīng)建會”委托,進行長期照護需求推估的臺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王云東指出。
王云東說,長照十年計劃只能照顧到五萬老人,實際上有二十幾萬老人需要照護;二十年后臺灣將有四十萬失能失智老人,照護服務員需求極大。
一位上班族抱怨,臺灣申請外籍看護條件嚴苛,當老人潮來襲之后,照護人力短缺,將是長照險上路的最大絆腳石。
“不過,長照險只是老人政策中的一棵樹!陛o大護理系副教授、老人學程的創(chuàng)辦人陳惠姿直指,高齡化社會到來,將全面改寫產業(yè)結構、生活環(huán)境的游戲規(guī)則。
二十年前,陳惠姿在美國匹茲堡念書,那里是美國最“老”的城市,當時老年人所占比率就有百分之二十二了,“那里很多紅綠燈要一百二十秒,就為了讓老人過一個馬路,而麥當勞還能買到老人餐(senior meal)!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娜】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