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少內地投資者對A股市場仍報以猶豫的心情時,在香港,一些機構投資者早已開始布局A股市場。
“近期QFII額度相當緊銷,我們購買的QFII已經全數(shù)用完,如果不加緊使用,我們的Prime Broker (PB,基礎經紀行)會很快把它轉給別人!睂_基金經理阿J(簡稱)周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PB是海外基金公司的主要經紀行,為基金公司提供各種證券的經紀服務,也提供與潛在大客戶見面的機會。PB通常是較大的國際投行,像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花旗等,均是海外基金經理的重要PB。
不過對于想進入全球各國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來說,PB更重要的職能是,他們?yōu)榘這樣的全球型對沖基金經理提供了入市機會。
借用QFII需要成本
海外對沖基金通過QFII進入中國內地A股市場的程序并不復雜,他們最主要是通過向PB購買人民幣與美元的掉期產品(Swap)進入A股市場。
具體來說,想買A股的基金公司需要按約定的匯率向那些擁有QFII額度的PB提供一定數(shù)額的美元,然后換成相應金額的人民幣,投資A股市場。擁有QFII額度的PB在收到基金公司的美元之后,在中國兌成相應的人民幣買入A股。
需要指出來的是,對于海外基金公司而言,他們買賣A股的風險與成本顯然是比內地同行要高得多。首先,使用Swap要支付一筆利息費用,這些公司借入人民幣,一年之后就得按約定的利率歸還人民幣(一般是按約定的匯率把這些人民幣利息換成美元金額來支付),所以只要人民幣仍然保持升值趨勢,他們的利息支出就會更多;其次,存放于內地市場上的A股的保管費用等,均需要由基金公司承擔。
當然更主要的是這些A股股票不是存放在基金公司戶頭上,萬一PB出現(xiàn)違約情況,他們的資產有可能無法保證。
盡管如此,據(jù)記者了解,隨著金融海嘯之后市場信心的恢復,海外基金經理對于對手風險的擔憂已經逐步衰退。而且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上升,以及內地經濟的復蘇,海外基金經理們購買QFII的興趣漸濃,以圖從人民幣升值以及A股市場的增值中雙重獲利。
海外對沖基金看好A股中長線
其實,對于這種變相“借用”QFII額度的做法,市場不是沒有擔憂。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就表示,外管局曾指出,如果有轉讓或轉賣投資額度等非法使用外匯行為,可按規(guī)定予以處罰,并可調減QFII投資額度,直至取消。
但阿J認為,他們所“購買”的A股證券,其實還是“躺”在QFII機構的內地戶口里,完全受到QFII機構的控制,并不存在轉讓或轉賣的現(xiàn)象。
不過,外界對于這一問題的敏感,似乎更多是源自對對沖基金興風作浪能力的擔憂。
但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近期海外對沖基金頻頻借入QFII進入A股市場,并非只是為了短炒,多數(shù)是為了博取長期回報。
申銀萬國(香港)聯(lián)席董事鄭家華透露,在海外真正想通過買QFII額度而進入A股的以外資基金居多,而這些人買A股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看好人民幣升值潛力與A股的增長機會。
業(yè)內有較資深的對沖基金經理對記者解釋,借QFII額度的做法無論在成本和風險上均較高,對于那種短期套利短炒并不適用。(舒時)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