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這個被視為娛樂致死的年代,諸葛亮惹誰了?沒有人知道。
最近,除了有人要求從中學課本中刪除 《出師表》外,更有人著書評價諸葛亮是—— 中國最虛偽的男人,并聲稱劉備三顧茅廬是虛構,《出師表》暴露了諸葛亮的政治野心。
“現(xiàn)在看來,西安教授胡覺照的觀點只是鉆牛角尖,所謂作家梅朝榮的品評,就明顯是想‘殺’諸葛亮成名得利!蹦详枎熢航淌、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聶振弢認為,說白了,就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賣書賺錢。
這種靠往古人身上潑臟水而成名的行徑值得文化圈和整個社會去集體反思,畢竟,這和純學術探討相去太遠。
【一語驚人】諸葛亮是“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幾乎一夜之間,梅朝榮突然揚名天下。這緣于他的新作——《梅朝榮品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2007年7月,這本書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僅僅從各篇小標題中,讀者就能清楚看到梅朝榮對諸葛亮的評價:前期作秀,裝神弄鬼,假仁假義,左右逢源,溜須拍馬,欺下媚主,唯我獨尊,貪圖權力,罪孽深重,笑里藏刀等等。這些四字詞語皆用來形容諸葛亮的為人處世,極盡貶低之能。
今年7月,媒體最先報道此事。這本書的社會反響之猛烈,也讓人感到意外。在網(wǎng)絡上,贊揚與破口大罵者論戰(zhàn)不休。有人認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美化了諸葛亮,該書則將諸葛亮還原;但也有人指責梅朝榮東施效顰,想學易中天,“想利用三國為自己炒作一番,順便賺些票子花花”。總體來說,罵聲居多。網(wǎng)友“神一樣的人”將這本書稱為“小學生水平”。
在梅朝榮看來,“他(諸葛亮)的智慧是一種偽智慧,他的忠心是一種假忠心,他的輔佐是一種假輔佐。他是完完整整地演示了一生的虛偽!
【民間抗議】梅朝榮信口開河只為炒作自己
在諸葛亮故鄉(xiāng)南陽,這一話題正沸沸揚揚盛傳,很多人對梅朝榮的這本書強烈不滿,嚴重抗議他的這種非學術行為。
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南陽市博物館副館長張曉剛就是其中之一。“梅朝榮太過分了!”昨天上午,張曉剛告訴記者,梅朝榮的那些考證根本不符合史實,沒有一個能站住腳。比如,到底諸葛亮是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梅朝榮在該書第29至第34頁寫道,諸葛亮認定劉備是個績優(yōu)股,于是找上門自薦,劉備覺得他是人才,就多次回訪,并懇請出山輔佐。所以,他的結論是:“所謂的三顧茅廬只不過是民間傳言,以及歷史演義小說的創(chuàng)造!
張曉剛說,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边@是大臣給當朝皇帝的奏章,也是史學界公認的首選資料。
關于此事,歷史上曾有過“自薦”說,出自魏國人魚豢《魏略》,后被晉時司馬彪《九州春秋》沿襲!暗@從未被史學界接受!睆垥詣偨忉屨f,魚豢寫書時,三國尚未結束,當時魏蜀是敵對國,這只是他在沒有史料情況下的猜測而已。
張曉剛認為,梅朝榮的品評就像一個口無遮攔的人信口開河,這是近期品評歷史人物中的極端事件。
【《出師表》風波】教授激辯《出師表》是否宣揚愚忠好戰(zhàn)
諸葛亮的麻煩不止這一樁,為了廣為傳誦的《出師表》是否應撤出中學課本一事,一個多月前,河南陜西兩名教授專門在鳳凰衛(wèi)視的組織下進行了一場激辯。
今年3月,陜西省委黨校退休教授胡覺照在博客上提出,諸葛亮的《出師表》作為初三語文必修課文,宣揚“愚忠”“好戰(zhàn)”思想,應撤出中學教材,換上同時代華歆的提倡民本思想的《止戰(zhàn)疏》。胡還給教育部寫了建議信。
與之針鋒相對的是,河南專家認為《出師表》入選中學語文教材,是因為它的文學價值,是教中學生如何理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后,鳳凰衛(wèi)視以“該不該把《出師表》剔除出中學課本”為題,在北京組織胡覺照與聶振弢進行辯論。
昨天上午,聶振弢告訴記者,胡覺照是沒有吃透《出師表》的內(nèi)涵,這篇文章實際上體現(xiàn)了諸葛亮一心為國,鞠躬盡瘁的精神。而華歆的《止戰(zhàn)疏》從文采上無法與之相比。
對于梅朝榮及新書,聶振弢評價說,為了賣書賺錢和出名,這些人不惜往古人身上潑臟水,胡說八道,不值得多談。
【大眾娛樂】“學術超男”“學術超女”帶來的反省
離開學校課堂,走上公眾講壇,這是如今愈來愈多的大學教授及專家學者的流行做法。這其間,不可避免的有觀點碰撞和分歧,但像梅朝榮這樣的有些過激。
以易中天和于丹為例,二人借助《百家講壇》,將深邃的學術研究,用最鮮活生動的語言為聽眾解讀全新的《三國演義》和《論語》。這些在大學里默默無聞的人突然風靡一時,瞬間成了名人,迅速走紅,傾倒眾生!拔艺J為這種講壇非常好!睖刂荽髮W民俗學碩士楊旭東關注這一課題已半年多,他認為,由于目前快節(jié)奏的社會生活方式,很多人沒有時間去重溫經(jīng)典,但骨子里卻渴望借文化作為談資,這種娛樂化甚至平民化的重讀比較適合現(xiàn)代人。“例如論語,對于公眾來說,未必大家都能讀懂,如果有像于丹這樣的學者以通俗化的方式解讀,用親身感受告訴你為人處世之道,當然更好。”楊旭東說。
【“學術失身”】“古惑仔”李白成為學者們的賺錢工具
當學術背棄道德底線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張曉剛認為,目前文化圈有一種怪現(xiàn)象,利用古代圣賢名人進行自我炒作,去開講壇、出書,他們的共同點是,把名人的逸聞趣事、野史同歷史真實混為一談,夸大其詞,蓄意歪曲正統(tǒng)歷史,這讓人深感悲哀。
在北大教授李零的書中,一代圣人孔子變成了“懷抱理想,在現(xiàn)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喪家之犬”;而在北大古代文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檀作文筆下,詩仙李白又成了“大唐第一古惑仔”;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則把司馬相如說成包二奶的,卓文君失財失身。
武漢大學出版社編輯余先生承認梅朝榮之書的書名確有些偏激,但他認為,該書的定位是一本通俗大眾讀物,所以無傷大雅。
盡管出版方和作者認為“無傷大雅”,但公眾并不買賬。接受《天府早報》記者采訪時,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國蜀漢文化研究專家梅錚錚公開表示,梅朝榮這些人是在靠古人嘩眾取寵,只要讀者不去理睬,不久就會自行消失。
“從書名就能看出來,梅朝榮是在歪曲歷史事實,這本書沒有學術價值,不值一提。”這是張曉剛的最后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