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無錫十月二十一日電 題:古城江陰:經(jīng)濟國際化進程里彌散的“遠古氣息”
作者:洪曉紅
于昨天開幕的二00六中國江陰對外經(jīng)濟合作洽談會正在此間如火如荼地舉行,與會的海內(nèi)外客商在簽訂著一個個上億美元的投資項目之時,無不驚詫地發(fā)現(xiàn),在這個充滿著眾多經(jīng)濟奇跡的中國縣域城市里,蘊含著一股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觸動著賓客們探尋的神經(jīng)。
“出土文物”展示“史前文明”
走在江陰的濱江大道上,兩側以高城墩良渚文化、龍爪墩崧澤文化出土玉器為模本的一組名為“遠古印象”的小品雕塑豁然印入人們的眼簾,那一塊塊玉斧、玉璜、玉壁、玉琮以及農(nóng)耕時代的器具,向人們講訴著在江陰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七千年的人文史和五千年的文明史。
來這里參加洽談會的比利時貝卡爾特集團亞太區(qū)總裁赫門先生,一邊認真地聽著翻譯小姐的娓娓敘述,一邊不住地端詳著那些形狀各異的器具,連連說道:太奇妙了,沒想到江陰的歷史有那么悠久,我希望與江陰的合作也能長久地繼續(xù)下去。
一條人民路穿越“千年歷史”
走下錫澄高速,便是一條幾公里長的人民路,這條被定位為“人文江陰”的街道,穿越了幾千年的歷史:戰(zhàn)國時期的春申君黃歇,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清代著名中醫(yī)學家柳寶詒,中國二胡音樂家劉天華······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串起了江陰豐富寶貴的人文內(nèi)涵,留給賓客們無盡的暇思。
據(jù)了解,目前江陰市政府已投入二千多萬元,啟動“尋找歷史文化工程”,建設具有文化內(nèi)涵的景觀設計,充分展現(xiàn)開放的江陰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如今,澄南大道是“平安江陰”,環(huán)南路是“忠義江陰”,南街是“詩韻江陰”,人民路是“人文江陰”,大橋路是“風情江陰”······一個個性張揚的文化江陰正穿越歷史的長廊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
民俗小品反映“幸福江陰”
走在江陰的一個個街口拐角,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有許多極富地方民俗的文化小品讓人倍感親切。文明廣場東面的“幸福江陰”小品,用中國傳統(tǒng)剪紙剪出“五谷豐登”、“年年有余”等圖樣,民俗味濃,寓意美好生活。大橋北路的“鮮美食都”,把一道道江陰的名菜名點搬上了景墻,清蒸鰣魚、紅燒河豚、韭菜螺絲頭等,令人看了菜牌不由地垂涎欲滴,恨不得馬上體味一番江陰的飲食精粹。
據(jù)江陰市園林局官員介紹,現(xiàn)代的江陰正從遠古一點點找尋燦爛的歷史,恢復城市的記憶軌跡,讓獨特的地域文化和千年歷史積淀在江陰的經(jīng)濟國際化進程中展現(xiàn)更加迷人的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