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廟記
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 鄭欣淼
倉頡相傳為黃帝史官,始造文字,以代結(jié)繩,號稱史皇、倉帝、文宗。文字之產(chǎn)生,屬人類文化發(fā)展史上里程碑式重大事件。故《淮南子》稱:“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所謂驚天地而泣鬼神者也。中國俗好攀附名人,《明一統(tǒng)志》遂記開封府開封縣、大名府南樂縣、青州府壽光縣及鳳翔府岐山縣,均有倉頡廟及倉頡墓。明楊慎《丹鉛馀錄》謂“當以關(guān)中馮翊、今耀州者為是。”清畢沅《關(guān)中勝跡圖志》采其說。所謂馮翊、耀州者,均指今陜西省白水縣史官村北之倉頡廟及倉頡墓。
白水縣古名彭衙,《左傳》“晉侯及秦師戰(zhàn)于彭衙”,杜甫《彭衙行》“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均指其地。西漢始置衙縣,傳世東漢《倉頡廟碑》即為衙縣官吏所立。史官村即故利鄉(xiāng)亭,上古佚書《禪通紀》謂“倉頡居陽武而葬利鄉(xiāng)”,《同州志》即稱“利鄉(xiāng)亭今名史官村。”其地西北距黃帝陵僅百余里,亦合傳統(tǒng)名臣陪葬之制。
按西漢又置粟邑縣,乃因“天雨粟”得名,為衙之緊鄰,亦含紀念之意。今農(nóng)歷“谷雨”日,附近三縣民眾均聚于史官,舉行祭祀倉頡盛大廟會,其來亦有漸焉。足證前引楊慎之說,并非無據(jù)。
今倉頡廟北屏黃龍山,南臨洛河水,兀然高聳,頗具氣象。廟始建年代無考,推測不晚于西漢,東漢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已具規(guī)模。宋、元以降,均曾進行維修,F(xiàn)存建筑占地十七畝,以明、清風格為主。主體建筑依中軸線由南向北排開,分別為照壁、山門、前殿、報廳、獻殿、寢殿。兩側(cè)又有東西戲樓及鐘鼓樓、東西配殿及廊房等。布局對稱,錯落有致。殿宇皆系明、清乃至民國時期重修。寢殿前搭牽三間單面廊房,明三暗五,立柱內(nèi)傾,呈元代建筑風格。殿前大檁
長16米、徑56厘米,粗細相同,據(jù)云為蒿木,為世所罕見。戲樓殿廳間有彩繪壁畫,據(jù)風格推測,當繪于明末清初。
倉頡墓位于寢殿北。墓高4.5米,周長48米。墓頂有古柏一株,枝干木牙杈,輪換枯榮,俗稱“轉(zhuǎn)枝柏”,亦為罕見奇觀。1939年,國民黨將領(lǐng)朱慶瀾參觀倉頡廟,頓生崇仰之情,遂出資修建一圈六棱磚砌花墻,高約3米,樸實而精致。東西兩側(cè)各設一門。東門有聯(lián)云:“畫卦再開文字祖;結(jié)繩新創(chuàng)鳥蟲書。”西門有聯(lián)云:“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惫ふN切,頗有韻味。不僅頌揚倉頡造字功在千秋,亦為墓園增一文化景觀。
倉頡廟及倉頡墓之古碑與古柏,亦極富盛名。原有碑石十八通,多為各式紀念碑。最著者為東漢延熹五年始鐫《倉頡廟碑》,及前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所立《廣武將軍碑》。前者為古隸,結(jié)構(gòu)舒展,線條流暢;后者為今隸,疏朗明快,粗獷飄逸。受到康有為、于右任等極高評價,被譽為“絕品”。兩碑現(xiàn)遷置西安碑林。樹木品種原本眾多,松柏蓊郁,均甚壯觀。尤以48株千年古柏組成之古柏群,堪與曲阜孔廟、橋山黃帝陵之古柏群鼎足而三。最巨者當為倉頡手植柏,高17米,樹圍7.25米,根圍9.3米,足可與黃帝陵軒轅手植柏媲美。樹裂如劈,枝指似戟,歲月滄桑,文明歷程,盡在其中。
陜西省政府及白水縣極為重視倉頡廟之保護,作規(guī)劃,斥巨資,維修殿堂,整治環(huán)境,于斯有年,成效顯著。2001年,倉頡廟及倉頡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白水縣廣征國內(nèi)名家墨寶,刊之貞珉,建為碑林。盛世倡文,遙想前賢事業(yè);明時續(xù)德,長懷先祖風姿。昭茲來許,受天之祜。中華幸甚!民族幸甚!
(來源:《陜西日報》網(wǎng)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