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莊北部武烈河畔,由于寺內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稱大佛寺。普寧寺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占地3.3萬平方米。是外八廟中最為完整、壯觀的寺廟建筑群。
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效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鳶寺)建制修建此寺,清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故稱之為“普寧寺”。
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huán)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大乘之閣內部分為三層,閣內矗立一尊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高22.28米,腰圍15米,重達110噸,用木材120立方米,是現(xiàn)在世界上最高大的木質雕像。
像內是三層樓閣式的構架結構,中間為一根主木,四周組合許多根邊柱,外釘衣紋占板密封,分層雕刻。佛像比例勻稱,紋飾細膩,繪色絢麗,生動地表現(xiàn)了觀世音菩薩的表情和神采,是我國雕塑藝術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