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
28年,6部電影,它伴隨甚至影響了美國兩到三代人的成長
-文/星河
毋庸置疑,《星球大戰(zhàn)》系列是值得懷念的。
而要談這“星戰(zhàn)”系列及它們產生的輻射,不能不從當年第一部《星球大戰(zhàn)》說起。
事實上當年《星球大戰(zhàn)》的問世實屬僥幸。初出茅廬的喬治·盧卡斯才拍了一部并不賣座的科幻影片《THX1138》(后來他把1138這個令他迷戀的數字放在了《星球大戰(zhàn)》的故事中),以及反映20世紀60年代美國青年生活的《美國時刻》,就敢斗膽向環(huán)球影視公司提交了一份僅12頁紙的《星球大戰(zhàn)》提綱。那時“環(huán)球”對此故事并不看好,認為盧卡斯在異想天開;幸虧二十世紀?怂构旧斐鰵g迎之手,才使這部巨片避免了胎死腹中的厄運。
當時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已瀕臨絕境,卻投資950萬美元(在當時算是超級大片)孤注一擲,成敗全押在了這一票上,結果1977年《星球大戰(zhàn)》公映后大獲全勝,盧卡斯年僅33歲。
該片在電影排行榜上霸居榜首,長領風騷。很多年輕的美國觀眾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觀看,不僅對故事耳熟能詳,甚至能背出片中所有飛行器的號碼。即便是在中國,當時雖然看不到影片,但不少讀者也對小說愛不釋手。
《星球大戰(zhàn)》對于青少年愈發(fā)迷戀科技的功績也不可小覷。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因為看了《星球大戰(zhàn)》開始喜好宇航。很多年輕的學子從此立下雄心 探索宇宙奧秘。1984年在中國舉辦首次“美國電影周”時,5部影片中就有這部《星球大戰(zhàn)》,從那時起就催生出許多中國的“星戰(zhàn)迷”了。
《星球大戰(zhàn)》的問世帶來了一股席卷全球的太空科幻旋風,許多人包括新一代的年輕科幻作家都是看了《星球大戰(zhàn)》才開始喜歡科幻的,它也影響了后來好萊塢科幻片的風格!缎乔虼髴(zhàn)》剛問世的時候,里面那360多種特效比如今更令觀眾瘋狂。盡管現在看來那些鏡頭小兒科得很,但別忘了那時電腦技術剛被引入電影制作,《星球大戰(zhàn)》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星球大戰(zhàn)》吸引人的不僅僅是由無數特效構造出的故事,還包含了故事背后的理想與浪漫。作者在娛悅觀眾的同時,把許多價值和感情以一種童話般的方式在作品中體現出來,諸如正義、善良和愛。按照美國《時代》周刊的說法:“盧卡斯相信他在影片中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切。在影片后面,他就是天行者盧克 挺身而出斬妖屠龍,拯救公主,尋得圣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善良戰(zhàn)勝邪惡 至少在他的影片中是這樣。”
當然也有人評價這不過是“用5000年后的技術演義出500年前的故事”,甚至猜測盧卡斯連萬有引力定律都不懂。
《星球大戰(zhàn)》的成功不但催生出了盧卡斯自己的電影特效公司,而且還讓盧卡斯再接再勵地拍出了續(xù)集《帝國反擊戰(zhàn)》和續(xù)續(xù)集《杰迪騎士的歸來》。而接下來拍的《幽靈的威脅》與《克隆人的進攻》,新一代的觀眾已十分熟悉了。
也許是因為盧卡斯的思維遠遠超越了技術,所以當年在《星球大戰(zhàn)》中有很多場景他沒能表現出來。后來為了實現夢想,他利用新的電腦技術重拍了《星球大戰(zhàn)》的一些鏡頭。但到底還是沒讓他滿足,終于拍起“前傳”來了。
于是,《星球大戰(zhàn)》系列的3集就成了“星戰(zhàn)”系列的4、5、6,而《星戰(zhàn)前傳》則成了“星戰(zhàn)”1、2、3。從某種意義上說,《星戰(zhàn)前傳》的勝利并不是故事本身的勝利,而是電腦特效的勝利。
1980年,續(xù)集《帝國反擊戰(zhàn)》上映后長期高居榜眼,直到被斯皮爾伯格的《外星人E.T.》所擊敗。當年美國的報紙上有幅照片十分耐人尋味:盧卡斯和斯皮爾伯格兩個大小伙子像小孩子一樣在海灘上堆起沙堡,構筑他們心中的理想圣殿。
接著,盧卡斯又推出了《杰迪騎士的歸來》……
不過坦率地講,后續(xù)各集都不如《星球大戰(zhàn)》,甚至可以說是一集不如一集!缎乔虼髴(zhàn)》是一個自成一體但又具有開放式結尾的完整故事。到了《帝國反擊戰(zhàn)》故事就已顯出一定的欠缺,比如在設計場景時過于龐大,處理感情糾紛時顯出退縮和妥協,需要引入新人物以彌補情節(jié)之匱乏,等等;在行文結構上也欠新意,比如仍以兩條并行的主線來發(fā)展情節(jié)(這簡直就是盧卡斯不變的套路了)。而在《杰迪騎士的歸來》中,那種理想化式人物引導整個童話式情節(jié)展開的故事已蕩然無存,作者的手法顯然已顯露出中年人與世無爭的平和心態(tài)的痕跡,浪漫主義情調大減。
年輕的盧卡斯在一天天成長,同時也在慢慢變老,從他的故事里,我們眼看著盧克——或者說盧卡斯本人——從一個爭強斗狠非要拼個你死我活的年輕小伙子,變成了一個悲天憫人、棄革命為改良并最后渴望調和矛盾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