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26日電 《中國青年報》今日載文指出,4月4日,美國剛剛宣布針對中國出口的三類紡織品進行“特保調查”;20天后,歐盟的“特保大棒”接踵而來。這是自今年1月1日世界紡織品貿易配額取消以來,歐盟對華展開的第一次“特保調查”。
24日,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歐盟將對T恤衫、套衫、男褲、外套、襪子、女外套和胸罩、亞麻織品等9類紡織品展開“特保調查”,以決定是否對這幾類紡織實施“特保措施”(進口國對急劇增加的紡織品采取的特殊貿易限制措施)。
按照曼德爾森的說法,歐盟已經(jīng)獲得了成員國海關提供的完整數(shù)據(jù),而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向歐盟出口的9類紡織品已進入歐盟“特保措施綱要”中規(guī)定的“預警區(qū)”。
一位歐委會對外貿易總司的官員透露,中國紡織品進入“預警區(qū)”固然是歐盟啟動“特保程序”的必要條件,但實際上,歐委會此舉的背景較為復雜。
首先,據(jù)這位官員透露,從去年年底開始,歐委會就受到了來自行業(yè)的強大壓力,要求歐盟對中國紡織品“采取措施”。他說,去年年底,紡織品貿易配額還沒取消,歐洲紡織品制造業(yè)者就已經(jīng)“緊張起來”,紛紛要求歐盟采取“預防措施”。
2005年1月以來,歐洲紡織品制造商的“叫喊聲”越來越大,他們大呼受到中國紡織品入侵的強力“沖擊”,歐洲同行業(yè)面臨“巨大威脅”。他們的“叫喊聲”通過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盟智庫以及大量的游說團體“傳”到了對外貿易總司。一位官員形容,有關“反對中國紡織品”的信件“如雪片般飛來”。
其次,如果說歐洲紡織制造工業(yè)協(xié)會沒有直接要求歐盟委員會采取措施的權力的話,歐盟成員國的態(tài)度應該是關鍵了。據(jù)此間媒體報道,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歐盟紡織品制造大國受中國紡織品的沖擊最大,它們要求歐盟“采取措施”的態(tài)度最為堅決。
就在上個月,歐盟成員國內部還有啟動“特保程序”是否防礙“貿易自由”原則的爭論,對“特保程序”還有反對的聲音,現(xiàn)在,隨著“證據(jù)”的齊全,歐盟成員國內部支持“特保程序”的聲音還是占了上風。
據(jù)一位歐盟智庫的經(jīng)濟專家透露,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是,4月初美國已經(jīng)啟動了對中國紡織品的“特保調查”程序,現(xiàn)在歐盟只是“跟著出牌”,歐盟被指責“影響自由貿易”的壓力大大減輕。
第三,“特保調查”的啟動,對中國其他類別的紡織品出口也起到了阻嚇作用。美、歐相繼開展“特保調查”,以及可能跟進的“反傾銷”調查,給處在“后配額時代”的中國紡織品出口設置了新的障礙,為2008年“特保條款”最終失效以前歐盟相關行業(yè)的調整和改革贏得了更多的時間。
根據(jù)歐盟“特保措施綱要”的規(guī)定,歐委會將有60天的調查時間,并與中國進行非正式和正式的兩次磋商。最后是否采取“特保措施”,還得視調查和磋商結果而定,但這對中國的紡織品出口無疑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紡織品要想避免這些影響出口的不確定因素,必須在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創(chuàng)立自主品牌上下功夫,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楊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