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6日電 據(jù)新聞晚報報道,昨天上午,全國各地的媒體幾乎不約而同地被北京某報的一則消息所震驚:身患肝癌的著名演員傅彪成功做完了肝移植手術,病情已趨于穩(wěn)定。與此同時,京城另一家媒體《北京青年報》卻以完全匿名的方式刊發(fā)了同樣的消息。
同樣的消息,兩家媒體的處理方式卻迥然不同,在如今新聞大戰(zhàn)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北青報對此事“欲說還休”的態(tài)度不無反常。記者在對此進行跟蹤采訪后發(fā)現(xiàn),“反!钡呐e動背后的確另有原因,而由此引發(fā)的“搶新聞是否要顧及個人隱私”話題卻值得引起所有人的深思。
一件事情兩種寫法
昨日北京某報的消息幾乎從標題就已讓人一目了然:“傅彪晚期肝癌手術成功已摘除氧氣面罩病情穩(wěn)定”,報道不僅在開頭就點明了傅彪身患“晚期”肝癌的事實,還在文中將傅彪所住醫(yī)院的名字、目前所住病房的區(qū)域、透露傅彪近況的圈中好友的名字都交待得十分清晰。此文經(jīng)網(wǎng)絡轉載后,立即成為當天最受關注的演藝圈新聞。
相比之下,北青報的報道遠遠不如北京某報那么透明。在文中,傅彪的名字被“某著名演員”取代,所住的醫(yī)院也只是被寫成“某部隊醫(yī)院”,身體近況則籠統(tǒng)地以一句“目前生命體征平穩(wěn)”來描述。由于“語焉不詳”,該文在新浪網(wǎng)所獲的網(wǎng)友留言條數(shù)還不到前者的1/50。
關鍵時刻不揭傷疤
“如果我們要搶這條新聞,一個多星期前就能刊發(fā)最詳細的獨家新聞,F(xiàn)在之所以這樣淡化處理,完全是為了保護傅彪和他的家人,同時也把正確的信息傳遞給很多打來熱線提供線索的讀者朋友們!
北青報文化新聞部資深記者姜薇告訴記者,傅彪的病情暴發(fā)得十分突然,他的父母因年老體弱早于他本人先住了院,為了不讓老人和孩子擔心,傅彪和妻子都希望能將此事瞞過他們,同時再專心地投入治療。如此一來,媒體的“低調(diào)”成了十分關鍵的一步。
“我們原來已經(jīng)決定不發(fā)這個稿子了,但這兩天不斷有讀者打熱線電話來提供消息,聽得多了就發(fā)現(xiàn)很多是道聽途說、很不準確,為了傳遞正確信息,社會新聞部的同事寫了這篇報道。”
姜薇表示,在刊發(fā)這篇報道前,社會新聞部特意請她去把關,將文中所有能起到提示作用的人名、地名甚至電影的片名全都隱去。
“我們的原則就是不涉及隱私,保護病人更好地治療、不被干擾。尤其希望不要給他的家人增添痛苦!
她告訴記者,傅彪的那些圈中好友之所以在面對媒體詢問時紛紛表示“無法證實”,同樣是為了保護他。
但北京某報的報道終究打破了這種寧靜。姜薇無奈地表示:“我不能說他們的寫法就是違法,但起碼不太人性化。從新聞道德的角度講,這多少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而另一家北京媒體的同行則對北京某報的報道提出了更為尖銳的批評:“如果傅彪是在痊愈的情況下才對外宣布說‘我曾經(jīng)攻克過癌癥’,這才是讓大家都高興的事,F(xiàn)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無論如何不該去揭這個傷疤,對他家人不好,他本人也會因此而壓力增大。我不知道我們的娛記是不是一定要毀掉一些人才會滿足,就像以前李雪健被傳出‘去世’的消息一樣,他們這樣做顯然太缺德!”
有所不“搶”
單從新聞角度看,北京某報的那篇報道無疑是合格的,事件、人物、細節(jié)一應俱全,完全滿足了讀者的知情權。反觀北青報的消息,說的是同一回事,關鍵部分卻是避實就虛、遮遮掩掩,前前后后透著一股不爽氣。
可是當我們得知傅彪年邁的雙親和年少的兒子還不知道他的病情,尤其是兩位老人本身也在住院,對兩篇報道的評判標準顯然應該換個個兒。放到報攤上去賣,贏得人氣的一定是前者,但輸了人性的也必定是它。這樣的新聞,不“搶”又何妨?
再多說一句,傅彪是老百姓喜歡的好演員,也是同行和媒體歡迎的好人,祝好人好運!(記者 蔡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