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26日電 新加坡的聯(lián)合早報今天將目光投向中國的第一代獨生子女。發(fā)自上海的報道說,昔日的“小皇帝”如今已長大成人,事實證明,他們并非如當初人們所想像的那么不堪一擊。
報道講述了上海三位不同職業(yè)的年輕人的經(jīng)歷,說明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走向社會后,如今已自立。報道說,中國于1979年推行一胎政策時,許多人擔心這一代子女長大后吃不起苦,會給國家的發(fā)展帶來危機。
但報道引述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他們都長大為優(yōu)秀一群,并沒有人們想像中的糟。他們獨立、有責任感,所受教育也比父母一代優(yōu)秀!
近來有不少報道批評新一代年輕人找工作挑剔,缺乏責任感。評論中免不了提到他們的嬌氣和傲氣是由于他們皆為從小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獨生子女。
而孫云曉指出,條件越好的城市,年輕人有這種表現(xiàn)的情況越顯著,這些性格弱點并非獨生子女的特質(zhì)!凹词箾]有獨生子女,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也一樣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不同點只在于程度的差別!
孫云曉指出,這批獨生子女得到改革開放的寬容環(huán)境的滋養(yǎng),所享受的物質(zhì)條件也是空前的好。
由于深受國際交流的沖擊,他們思想變得非,F(xiàn)代化,講求獨立、平等。也許他們較敢于維護自己的權利,令思想傳統(tǒng)的、慣于委曲求全的老一輩人視之為以自我為中心。孫云曉說:“人們對獨生子女是責備的多,理解的少!
報道說,青少年研究中心于199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針對人們對獨生子女的人格弱點的批評作出這樣的結論:“我們想強調(diào):第一,這些弱點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后天教育的結果;第二,獨生子女的人格弱點幾乎都可以在教育上找到原因,包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青研中心在報告中說:“因此,我們應該正視我們教育中的弱點,對這些弱點進行批判和改造,以使我國獨生子女能在一個較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孫云曉建議多讓這些孩子參加文化交流活動,例如到朋友家留宿,甚至到其他國家浸濡,從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文化培養(yǎng)包容心和學習相處之道。他說:“我們的目的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與同年朋友相處的機會,因為再好的父母都不能取代朋友!(黃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