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18日電 一提到“基地”組織,人們立即聯(lián)想到的肯定是云中霧里的拉登,無處不在的恐怖分子,神出鬼沒的武裝人員。然而,這樣的印象多來自于跟“基地”組織毫無干系的媒體報道,來自于西方情報機構的猜測推斷,甚至來自于道聽途說。
“基地”組織究竟是什么?“基地”組織到底是怎么創(chuàng)立的?英國《觀察家報》的記者雅松·伯克有真正的發(fā)言權,因為在9·11之前之后長達四年的時間里,他一在“基地”組織內“隨軍”采訪,甚至在美軍對托拉博拉展開大清剿的時候,他仍跟“基地”組織在一起,所以在掌握“基地”第一手資料上,沒有誰超過這名英國記者。
7月13日至16日,英國媒體紛紛刊出了他撰寫的《“基地”到底是什么?》的長篇報道,首度向人們披露了外界根本不知道的“基地”的秘密。
美國和英國的情報反恐怖機構做夢也沒有想到,2001年12月,美軍天上地下聯(lián)手對龜縮在阿富汗西部托拉博拉山區(qū)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殘部進行瘋狂清剿之際,英國《觀察家報》的記者雅松·伯克正在跟“恐怖分子”們經(jīng)歷美英炮火的“洗禮”。
在那段日子里,“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戰(zhàn)士們每天都要打以半夜才能回到隱身之處,借著間或騰起的戰(zhàn)火,英國記者能看清斜挎在他們肩上的槍支彈藥。新回來的人剛一進屋,原來睡在火塘邊的戰(zhàn)士們紛紛站起來,把最暖和的地方讓給打了大半夜仗的人。屋外天寒地凍,是呵一口氣就能結成冰的三九寒天。
在一天的戰(zhàn)斗中,有2名同伴被美英部隊俘虜,好幾個人被對方打死或者打傷。對于死傷和被俘虜同伴的情況,回來的人不愿意多說。不過,他們也有收獲,一名塔利班戰(zhàn)士正在仔細地檢查一挺從美國大兵手里繳獲的輕機槍,多數(shù)的人則在搶喝好幾個小時前給他們燉的一鍋雞湯暖暖身,F(xiàn)在是凌晨3點鐘了,隱蔽處里的每個人都知道,如果前兩天摸的規(guī)律沒錯的話,那么離美軍戰(zhàn)機的轟炸還有兩到三個小時,所以他們還有點時間補補覺。
美軍的B-52就象是掛在托拉博拉的天上,沒完沒了地盤旋尋找攻擊目標——我們先看著它們從北邊飛來,盤旋打轉,然后急轉彎向西飛,緊接著我們就看到西邊的山上騰起一陣陣的煙霧,幾秒鐘后我們便能聽到爆炸發(fā)出的巨響。
三小時后,當我再次醒來的時候,屋里的其它人都已經(jīng)起床忙碌著:把薄薄的毛毯整整齊齊地折疊好,挎上各自的“卡拉什尼科夫”沖鋒槍,把子彈匣小心翼翼地插進口袋里,然后便消失在奇冷的屋外。隨便提一句,這些毛毯多是他們從60公里外的賈拉拉巴德買來的,毛毯本身是從伊朗進口的,多是綠色或者桃紅色,上面織有大花圖案。戰(zhàn)士們三五成群分批分撥地走向各自的陣地,新一天的戰(zhàn)斗開始了。
天空開始亮了起來。我們的北邊是賈拉拉巴德和環(huán)繞它四周的大漠。突然,賈拉拉巴德湛藍的天空劃出了幾道白跡,一天中的第一撥B-52轟炸機開始來臨了。白跡不斷地向山區(qū)逼近,然后消失在西方的空中,緊接著我們四周的山上便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
美國人是從2001年的11月30日開始轟炸我們隱身的托拉博拉山洞的。17天前,塔利班和他們的外國伙伴撤出了喀布爾。就在北方聯(lián)盟的部隊涌入喀布爾的頭幾個小時里,一群圣戰(zhàn)戰(zhàn)士和我偷偷地出城,幾個小時后就溜到了賈拉拉巴德。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美軍的戰(zhàn)機和特種部隊接連對賈拉拉巴德地區(qū)進行了清剿,我們的抵抗非常微弱。
拉登其實是在坎大哈,一直到12月初,他和他的數(shù)百人馬才進入托拉博拉山區(qū)的。到12月中旬,拉登本人、拉登的高級助手和塔利班最高指揮部的數(shù)百人馬已經(jīng)悄然離開山區(qū),他們完全溜出了美軍布下的天羅地網(wǎng)。我也離開了托拉博拉,在賈拉拉巴德呆了幾天后,驅車前往巴基斯坦,然后又趕回倫敦過圣誕節(jié)。至此,我已經(jīng)對阿富汗、巴基斯坦、特別是拉登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跟蹤報道。
“基地”組織本不該叫“基地”,拉登其實不是“基地”的創(chuàng)始人正是由于我對拉登一行有著長達四年的跟蹤采訪經(jīng)歷,所以可以說是西方媒介中真正掌握拉登及其“基地”組織第一手資料的人。
那么,人們一定會問一個最關心的問題:“基地”究竟是什么?人們對“基地”這個辭的理解普遍是錯誤的,“基地”(al-qaeda)這個辭源于阿拉伯語qaf-ayn-dal,它的直意可以是“基地”、“營地”、“家”或者“根本”,更重要的是,它還有“組織”、“原則”、“方式”、“方法”和“普遍真理”的意思。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反抗蘇軍侵占阿富汗的時候,前往阿富汗作戰(zhàn)的宗教極端分子們就已經(jīng)熟知“基地”這個詞的具體含義了。拉登的精神導師阿卜杜拉·阿扎姆早在1987年的時候就寫道:“每一條宗教原則都得有人去維護,每個人都應該扛起重任和作出犧牲,這就是我們的根本!”
阿扎姆這時候談的“基地”是“根本”的意思,并不特指某個組織。1988年年末至1989年初,阿拉姆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成立了一個名叫“根本”的準軍事團體,他們希望這個團體能成為捍衛(wèi)原教旨主義的“衛(wèi)道士”。成立之初的這個團體人員不超過12人,并且跟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其它世界的林林總總的沒啥兩樣。因此,“基地”組織真正的創(chuàng)始人根本不是拉登。
1989年,拉登離開巴基斯坦回到自己的祖國沙特。1990年,當薩達姆入侵科威特之后,拉登和從阿富汗打戰(zhàn)回來的一班老兵們自告奮勇地要組建一支民兵來保衛(wèi)麥加和麥地那。沙特政府斷然拒絕了他的提法,于是,32歲年輕氣盛的拉登開始著手“改革”自己的祖國。1991年,已經(jīng)不為沙特政府所容的拉登逃離了祖國,取道巴基斯斯坦逃到蘇丹。
西方情報官員一直被批評說,他們對“基地”組織反應過慢。這不太公平,因為拉登在蘇丹的五年時間里,所謂的“基地”組織僅僅是一個松散的團體,也沒有明確的政治意圖,更沒有襲擊西方具體目標的意思,拉登本人更是只醉心于承攬建筑和道路工程。另外,直到這個時候,他的“基地”組織也不超過12個人。
更重要的是,拉登此時對象埃及的伊斯蘭圣戰(zhàn)組織有嚴重的依賴性,甚至可能說是埃及宗教極端組織的附屬,因此,此時的拉登和他那個松散和組織根本沒有襲擊西方目標的計劃,至于世貿中心第一次遭襲擊確實無關,而索馬里美軍遭伏擊事件也不見他的影子。如果不是美國政府隨即緊逼蘇丹政府把拉登交出來的話,那么拉登這輩子說不定只能呆在蘇丹當他的億萬富翁了。
1996年,拉登被迫逃離蘇丹前往阿富汗。直到這時,無路可走的拉登才決定應該有一個象模象樣的組織。
“基地”組織三層核心鮮為人知,邊緣團體跑到“基地”訓練營偷藝被逐到1999年和2000年的樣子,“基地”組織才真正地成熟起來。不過,就算“基地”組織成熟的時候,其核心機構其實也沒有多大,甚至于外界動不動就指某個組織是“基地”,那是不了解基地組織的真正結構情況。
“基地”組織有三層核心,第一層核心是“基地硬骨頭”,這個核心是由拉登本人以及那些自八十年代以來一直隨拉登鞍前馬后跑的人組成,人數(shù)在數(shù)十人左右。當然了,后來也有一些有經(jīng)驗的人被吸納入這層核心,比如說曾在菲律賓和其它地方屢屢制造炸彈爆炸事件的哈立德-穆罕默德;第二層核心是數(shù)十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基地”組織分支的領袖人物。這些組織分支往往原本就是當?shù)貥O端組織,它們通過各種關系與拉登搭上線,并且得到拉登的完全賞識、信任和訓練之后,才能進入“基地”圈子;第三層核心是拉登最鐵桿的秘密信徒。這些人并不從事恐怖行動,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有著正當?shù)穆殬I(yè)和道德操守,但他們卻秘密為拉登搜集情報和籌集資金!這個核心拉登非?粗。
至于大量的外圍組織其實有許多根本跟拉登和“基地”無關。比如說伊拉克北部的安薩爾組織,盡管美英指責該組織與拉登有關,但事實情況卻是,根據(jù)記者對安薩爾長時間追訪所了解的情況,安薩爾組織不但跟基地毫無關系,甚至可以說是“基地”的死對頭,因為不論是從該組織提倡的指導思想,還是奮斗目標來看,都與拉登格格不久。不過,安薩爾組織派人到阿富汗的拉登訓練營參加訓練是真,因為安薩爾想從拉登那里偷學點藝。不過,這一企圖后來被“基地”察覺,結果被驅逐出阿富汗。
另外,通過對基地組織四年追訪的情況來看,參加拉登的人情況各異。如果西方反恐怖機構不能消除這些人對西方文化的敵對情緒的話,那么光靠武力恐怕難以解決問題。(徐冰川/聞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