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7日電 大型故事片《鄧小平》將于明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首映。影片還將于后日鄧小平逝世6周年紀念日當天,在全國30多條院線近600家影院同時上映。對小平同志充滿感激和懷念之情的全國觀眾,終于迎來了這部期盼已久的“偉人電影”!
據南方日報報道,影片《鄧小平》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廣電總局、廣東省委宣傳部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共同策劃,廣東省廣電局、珠江電影制片公司和電影頻道節(jié)目制作中心聯(lián)合攝制,講述了小平同志最后20年的光輝歷程,從人物、故事到社會背景,都為今天的多數觀眾所熟悉和了解,甚至歷歷在目,鮮活如昨。那么,影片《鄧小平》能讓觀眾看到什么?觀眾又該如何去把握這部凝聚著社會各界萬千人士的力量、耗費著名導演丁蔭楠十余年時間鑄造而成的心血力作?
以詩化手段表現(xiàn)偉人最后20年光輝歷程
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他用自己的行動實現(xiàn)了這一諾言,將自己的一生無私地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特別是在生命的最后20年中,他力挽狂瀾,帶來中國社會的大轉折。
電影《鄧小平》正是從他最后20年的生活與工作入手,描寫了與當今許多中國人都息息相關的大事: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錯案、恢復高考、實施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開辟經濟特區(qū)、實施經濟體制改革、作出浦東大開發(fā)決策、南巡講話……每一項舉措,都推動了中國社會前進一大步。
影片并不只是單純羅列小平的歷史功績,而是通過歷史事件,以詩化的手段表現(xiàn)一代偉人博大的英雄主義情懷、火熱的愛國情操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展示小平同志光芒四射的精神魅力。影片開場后的第一個鏡頭是:鄧小平表情凝重、充滿焦慮地沉思著————時為1976年,中國正面臨走向何處的考驗。第三次復出的鄧小平已70余歲,他頂著重重阻力,以排山倒海之勢出臺了一個個撥亂反正的決策,扭轉了整個國家的命運。退休之后,已是90高齡的鄧小平,仍時刻關注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面對蘇聯(lián)解體的形勢焦慮重重;在南巡的火車上夜不成寐;對湖北、廣東領導殷切寄語……“要快,一定要快!”為了改變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最后20年的小平,一直在與時間賽跑,與自己的生命賽跑。
真實的歷史場景讓觀眾禁不住熱淚盈眶
小平的最后20年,是與中國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歷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八娜藥汀笨迮_、知青回城、恢復高考、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都在影片中得到體現(xiàn)。
影片中,觀眾能看到四川農村老太太只敢養(yǎng)兩只鴨、北京市民要憑肉票排隊買豬肉和憑菜票搶購冬貯大白菜的場景;能看到眾多聲名赫赫的老科學家在偏遠農村放羊、鍘草的“奇異”故事;能看到安徽鳳陽小崗村18戶赤貧農民簽定“生死狀”,秘密進行大包干的歷史一幕;能看到下放知青激動萬分地返回北京,通過恢復高考萬千新生涌向大學校園的場面;能看到深圳一聲炮響,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能看到全國市場供需兩旺,欣欣向榮;能看到中國第一只股票在上海誕生,市場經濟在中國建立……從開頭到結尾,觀眾看到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20年中,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和人民生活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些提前觀看影片的中老年觀眾,在看片過程中都禁不住多次留下熱淚。他們說,電影《鄧小平》讓自己看到了社會歷史的變遷,也看到了自己命運、生活的轉折和變化。一位當過知青、在恢復高考后考上某名牌大學的觀眾告訴記者:“影片讓我再次看到了自己所熟悉的這段不同尋常的歷史,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它帶給我的不僅是懷舊,更多的是回顧和認識歷史!
還有一位觀眾表示:“歷史永遠是現(xiàn)實的借鑒。觀看《鄧小平》,不僅能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也能促使我們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考:鄧小平為什么在那個時代能提出如此精辟的論斷、做出那么正確的決策?關鍵在于他始終從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fā),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權力。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都應該遵循這一基本經驗!
廣東省委大力支持使影片最終順利完成
在影片《鄧小平》的創(chuàng)作與拍攝過程中,中共廣東省委給予了大力支持,除了直接投入大量資金外,還做了許多具體的指導和服務工作。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鐘陽勝等領導多次親自趕到拍攝現(xiàn)場指導創(chuàng)作,為劇組加油打氣,并不遺余力地為藝術家們創(chuàng)造條件、解決具體困難,使影片最終順利完成。
珠影作為出品單位,當導演丁蔭楠提出拍攝《鄧小平》的設想時,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毅然投資200萬元用于劇本的創(chuàng)作。影片正式投拍后,珠影又將省廣電局2000年和2001年兩年補貼給該公司用于拍攝精品影片的600萬元資金全部投入《鄧小平》的拍攝。
珠影公司負責人表示,廣東是發(fā)生《春天的故事》的地方。這里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小平南巡講話所到之處?梢哉f,廣東是鄧小平理論實踐的地方。在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的思想指引下,廣東率先走向富裕,因而,廣東人民對鄧小平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
而在影片《鄧小平》中,人們能看到大量和廣東有關的內容。從鄧小平同意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勛提出的在深圳開辦經濟特區(qū)、指示“殺出一條血路來”,到后來的南巡講話,多數情節(jié)都與廣東有關,而且很多鏡頭都是在深圳、珠海等地實景拍攝,能讓廣東觀眾備感親切。
專家熱評《鄧小平》
齊制翔(教授、編劇):《鄧小平》是一部有著強大震撼力的巨片。它描寫的是一個對中國歷史和社會帶來巨大影響的偉人,同時又將偉人的命運與百姓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能讓觀眾在震撼之余又有深深的感動。
影片導演既能站在很高的角度來處理歷史人物,又能準確地切入人物心理,善于運用獨特的視角,概括偉人的一生,從而使影片具有很強的史詩性,又樸實動人。
孟犁野(電影、戲劇評論家):拍偉人電影難,拍《鄧小平》更難。小平同志一生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很多,反映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也不少,包括《百色起義》、《大轉折》、《大進軍》等。但鄧小平貢獻最大的是在他的晚年,可因為時間離得太近,影視作品往往很難表現(xiàn)。所以我此前一直為《鄧小平》的創(chuàng)作捏了一把汗。但看完影片后,擔心就消除了。從《孫中山》、《周恩來》到《鄧小平》,導演丁蔭楠成功實現(xiàn)了歷史視聽化到政治視聽化的轉變,不僅克服了題材上的困難,也帶來了丁蔭楠“偉人電影”的新的超越。
影片采用了紀實風格,只選擇,不虛構。很多紀實影視作品都會存在一定的虛構情節(jié),但影片《鄧小平》卻完全遵重歷史事實。不僅是大的事件沒有半點虛構,就連服裝、道具都嚴格按照現(xiàn)實來呈現(xiàn)。如影片中小平穿的衣服、抽的煙以及室內的陳設,都力求做到原樣。特別是小平南巡講話那段戲,幾乎達到亂真的地步。這也是影片具有強烈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片采用了一系列富有政論色彩的語言表現(xiàn)小平的特征。小平用非常犀利的語言,一針見血地把問題闡述得十分透徹。雖然臺詞并不多,但卻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影片用短暫的鏡頭、快速的結構將這些臺詞連綴起來,幾乎形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小平理論”。
梁秉琨(著名劇作家):《鄧小平》是一部很了不起的電影,它完全打破了以前中國傳記片特別是偉人傳記片的表現(xiàn)手法。影片按照藝術規(guī)律,表現(xiàn)了鄧小平的最后20年。片中有這樣一段:退休后的小平有天在家里看電視,是大家熟悉的蘇聯(lián)解體的新聞,節(jié)目還沒看完,小平就沉重地關了電視,走到窗前。外面下著鵝毛大雪。小平沒有說一句話……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大家完全能感受到小平的思考和焦慮。這正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的高明。影片沒有過多地去描寫事件,卻寫出了人物的靈魂。還有一個細節(jié),在南巡后離開深圳時,已經跨上軍艦的小平,又走回來,囑咐廣東省領導說:“要快,一定要快!”這些細節(jié)看似輕描淡寫,也無多少話語,卻把小平的精神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出來,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同樣重要的是,影片并沒有把小平同志放在“神壇”上,而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人來寫,表現(xiàn)一個普通人做出不平凡的事。這樣的英雄就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梢哉f,《鄧小平》超越了丁蔭楠以前拍攝的幾部偉人電影。
祁海(影評家、編劇):影片《鄧小平》時間跨度近20年,內容十分豐富,但影片呈現(xiàn)給大家的不是一個大雜燴,而是選取精華,重點表現(xiàn)。影片所選擇的內容都是有關國計民生、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件,突出表現(xiàn)了鄧小平對老百姓的深厚情感及老百姓對小平同志的無限熱愛。這樣的內容和情感選擇,具有最強的感染力。
這部傳記片不是簡單地根據事件順序羅列歷史,而是采用藝術手法、富于匠心地將歷史事件組合起來。如影片在題頭部分,就濃墨重彩地表現(xiàn)了1984年國慶和大閱兵時,大學生自發(fā)打出“小平您好”條幅的場面,然后才從1976年開始娓娓道來;又如影片將為彭德懷、劉少奇、陶鑄等人平反這幾個本不屬同一時期的事件放在一起,顯然也是有意的結構安排。這樣的結構安排,讓影片主題集中、節(jié)奏明快,表現(xiàn)力更強。
影片十分注重造型沖擊力,這跟單純的紀錄片有所不同。如在敘述鳳陽農民大包干的故事時,有一個農民清晨下田的鏡頭,用的是農民的剪影,藝術效果很強。而鄧小平的扮演者盧奇表現(xiàn)也十分出色,他此次扮演的鄧小平十分神似,幾乎可以亂真,是盧奇扮演小平形象最成功的一次。(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