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隨著時代的變遷,“師道尊嚴”這一儒家思想傳統(tǒng)演變成了“家長制”作風的師生關系,深深植入社會價值體系。在韓國留學期間,筆者對韓國尊師重教的風氣感受頗深。
可以說,韓國整個社會都對教師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敬意。教師實行公務員制度,現(xiàn)在已經成為和律師、醫(yī)生、法官平起平坐的好職業(yè)。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社會其他人士,對待教師都畢恭畢敬,禮數(shù)之多令人難以想象。
在新年、教師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來臨時,各學校都要舉行非常隆重的謝師禮,全體學生向老師鞠躬行禮。雖然為了減少教育腐敗,相關法律規(guī)定教師不得接受學生送的錢物,但是在韓國教師節(jié)那天,大學生一般都按照專業(yè)給自己的教授贈送精美禮物,以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和感謝。每個學生還會私下里向老師敬送禮物,鮮花、錢夾、領帶、手表、化妝品、營養(yǎng)品等不一而足。
從小學開始,韓國許多學校的校規(guī)就規(guī)定,無論任何情況,都必須對教師使用敬語。學生在對老師說話時,日?谡Z使用的“年齡、名字、睡覺、吃飯、在、說話、家里、見、給、親自”等詞語就必須用“年歲、姓氏、安寢、進餐、安在、講話、府上、拜見、呈、躬親”等書面語來代替,以示尊敬。除了敬語之外,還有謙稱。在老師面前,學生不使用謙稱同樣被視為無禮的表現(xiàn)。例如,“我”、“學生”要換成“在下”、“弟子”,等等。
事實上,韓國的禮儀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來完成,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了使用敬語和有禮貌的習慣。韓國學生告訴我,并不覺得尊敬教師的禮儀繁瑣,因為已經習慣了。對于外國留學生來說,使用敬語則是非常難的一道坎。因為不知道什么時間、場合、對象使用什么樣的敬語,唯恐出錯。記得有一次,我和教授去學校教工食堂吃飯,孰料想迎面碰到學校研究生院院長;艁y之下,一句“院長,您吃了嗎”脫口而出。這樣打招呼在中國再正常不過了,可是我的教授對我說,下次應該說“院長,您用過餐了嗎”。從此每次出去吃飯,我都會不由得緊張,生怕因為沒有使用敬語而鬧笑話。
在韓國的大學里,尊重教師的規(guī)矩更是五花八門、繁瑣多樣。例如,如果學生與教授同行,必須要稍微靠后一段距離,因為傳統(tǒng)禮節(jié)上講,學生不能踩到教授的身影,否則就是對教授“大不敬”的表現(xiàn)。老師到學生自習室,學生要全體起立敬禮。在和老師通電話時,必須非常尊敬地接聽電話,老師講話時絕對不能隨意插話。如果看見研究室里韓國同學在緊張無比、畢恭畢敬地在通電話,那么不用問就知道對方是他的指導教授。諸如此類的還有上課時不能戴帽子,學生不能在老師面前抽煙。師生聚會時,學生絕對不能私自主動給老師敬酒,除非老師指名要求你敬酒,并且在喝酒時不能當著老師面直接端起來就喝掉,必須稍稍側過身去喝酒,以示尊敬和禮貌。
在筆者看來,雖然多數(shù)尊師的規(guī)矩無傷大雅,甚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禮儀行為習慣、傳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但是有些規(guī)矩卻對教育本身有著不利的影響。韓國有些學校規(guī)定,教授在課堂講課時,學生不能當面和教授爭論問題。這一點令許多留學生感到不解,本來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學相長、師生互動的一個過程,為什么就成了教授的一言堂呢?在韓國,學生學業(yè)上有了疑惑,要單獨和教授見面請教時,不能直接找到教授的辦公室,而是要找到教授的助教,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預約才能拜見。這方面,我曾吃了好幾次閉門羹;叵胱约涸趪鴥壬涎芯可鷷r,教授辦公室的門永遠對學生敞開著,現(xiàn)在想來十分懷念。(作者張雷生,系韓國延世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