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19日電 在臺灣,有一位白發(fā)斑斑、在港臺媒體筆耕不輟的資深新聞人、評論家南方朔,懷抱著統(tǒng)一信念而對當局領導人有“恨鐵不成鋼”的心切。常受島內(nèi)權力核心重視,而始終站在權力對面橫眉冷對的南方朔,是個什么樣的人?臺灣《財訊》雜志337期刊文作了介紹。
文章摘編如下:
南方朔,一位白發(fā)斑斑、在港臺媒體筆耕不輟的資深新聞人,懷抱著統(tǒng)一信念而對當局領導人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心切。常受權力核心重視,而始終站在權力對面橫眉冷對的南方朔,是個什么樣的人?
一頭及肩的灰白發(fā),說話有一點大舌頭,總是低頭走路,常埋首字堆讀資料寫文章;蛟S是同一姿勢弓著太久,讓他的背有點駝,抬頭會瞇著眼看人。正因他飽讀詩書,涉獵范圍又廣,再加上多年政治新聞記者的訓練,閱“官”無數(shù),被他聚焦瞇看評論到的島內(nèi)政治人物,多半無力招架,只能叫痛。
這是南方朔,本名王杏慶,一位島內(nèi)新聞界多產(chǎn)的才子,靠著大量閱讀,政治、經(jīng)濟、社會無師自通,被喻為“最用功的民間學者”。他自認平凡,只是發(fā)揮一位知識分子的本能,站在權力的對立面發(fā)言,但他的發(fā)言常變成是對臺灣政壇領袖的震撼教育。
發(fā)言成為政客的震撼教育
他曾直言,“陳水扁該進的不是監(jiān)獄,而是精神病院”、“陳水扁洗錢,綠營上下都是共犯”。
南方朔的諍言,雖然刺耳,讓島內(nèi)政壇中人聽了很不舒服,但他對社會現(xiàn)象的觀察,很有穿透性,常常是一語中的,讓讀者愛他的很愛他,恨他的恨死他。
南方朔以現(xiàn)代政治學的觀點剖析馬英九的性格和政治表現(xiàn),絲絲入扣,引起極大回響,也讓馬英九非常震驚,急著私下向南方朔深入討教。
被視為統(tǒng)派背景濃厚的南方朔,因此遭受不少批評,有的認為他的批評“太超過了”。然而,這就是南方朔。
靠一枝筆就能“顛倒眾生”
南方朔祖籍江蘇無錫,是一般眼中的“外省人”,但卻生長在“本土意識”非常濃烈的臺南市,一口標準的閩南語,偶爾夾帶一點很像在罵人的“語助詞”。
臺南一中畢業(yè)后,他北上臺大就讀森林系、森林研究所,因為成績優(yōu)異,很容易就可以申請到獎學金出境深造,但時逢“臺美關系”緊張,竟讓他拒絕美國大學所提供的獎學金。這件事在當年非同小可,新聞上了臺灣《聯(lián)合報》三版,因為王杏慶被時任臺當局“行政院長”的蔣經(jīng)國召見。之后當局“總統(tǒng)府秘書長”蔣彥士要為他安排工作,他也婉拒。
畢業(yè)后,南方朔進新聞界闖蕩,從小記者做起。他曾與新聞后輩分享心得,說面對官僚體制的保守,沒有背景的他只能徘徊在當時國民黨中央黨部里無數(shù)個小房間門外,每每鼓起勇氣敲門,往里面遞送一張名片,還得不到講幾句話的機會。
但他還是不放棄敲門遞名片的“蹲馬步”,練基本功,在不斷的挫折中,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堅強。最后,他的恒心毅力感動了送公文的工友,也與不少黨干部的司機變成好朋友。
這些身在權力圈中的邊緣人,很樂意分享一些小道消息,甚至愿意透露一些公文的內(nèi)容,他就這樣旁敲側擊,跑了幾條好新聞,讓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對他另眼相看,甚至不得不坐下來跟他好好對話。
后來,他與多人共同創(chuàng)辦臺灣《新新聞》雜志,以政治評論、內(nèi)幕新聞取勝,在臺灣政、媒兩界轟動一時。擔任《新新聞》總主筆的他,開始轉型成“民間學者”,大量閱讀、大量剪報、大量寫作。創(chuàng)業(yè)伙伴很尊敬地笑他是個“大雜家”,但他慢慢走出一條獨立評論的路子來,靠著“筆耕”養(yǎng)活一家人,也累積出“南方朔”的品牌能量和政治社會影響力,成一家之言,被島內(nèi)新聞界后輩尊稱為“大師”。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