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四日電 題:那些曾經感動過我們的年輕人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孫宇挺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因一群人的相聚而受人矚目。七十七歲的梁軍,六十六歲的董加耕,五十二歲的張海迪……他們都曾經年輕過,都曾以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中國青年,他們的名字是共和國歷史上難以磨滅的青春記憶。
今天,這些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青年英模,在北京聚會,出席由共青團中央舉辦的“我與祖國共奮進”中國青年群英會。今天,我們回顧他們的故事,看到的是其中所折射出的時代滄桑變遷。
梁軍,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以她為原型的人物造型印在第三套面值為一元的人民幣上。一九五0年,以梁軍的名字命名的新中國第一支女子拖拉機隊成立,成為北大荒開發(fā)建設中的一支生力軍。這一年,梁軍二十歲。
一九五五年,上海一位名叫陳家樓的小伙子和另外十幾名青年聯名給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寫信,要求到邊疆開荒,建設共青城。隨后,他作為上海青年志愿墾荒隊副隊長,率隊開赴江西省德安縣墾荒。這一年,他二十一歲。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那一代年輕人的主旋律。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說,艱苦樸素、舍己為人、自力更生、獻身國家是這一時期青年英模的共同特征。包括雷鋒、“鐵人”王進喜等,都是那個時代青年人的偶像,他們身上無私奉獻、為國家犧牲小我的精神感動了幾代人,并成為那個歷史時代的標志。
七十年代末期,新的氣象開始悄悄出現,整個社會萌生了對科學的崇敬。一九七八年,徐遲的報告文學《歌德巴赫猜想》,激發(fā)了全國青年對科學的熱情,陳景潤成為那個時期年輕人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向科學進軍”也成為最鼓舞人心的口號。它所造成的影響之一,是后來的許多孩子在被問到“長大后做什么”時,都會鏗鏘有力地回答:“當科學家!”
到了八十年代,“中國保爾”張海迪成了中華大地上最響亮的名字。張海迪“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的自述,讓一代年輕人找到了新的理想坐標。直至現在,“海迪姐姐”的感人事跡依然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她的個人博客開設一年多來已有三百八十多萬的點擊量。
八十年代,以中國女排為代表的體育明星,也成立年輕人的楷模,許海峰、李寧、聶衛(wèi)平的賽場戰(zhàn)績,都成為年輕人津津樂道的英雄事跡。夏學鑾分析說,大家對張海迪身殘志堅的事跡和女排“五連冠”輝煌成績的贊譽,反映出的是當時人們對奮力拼搏精神的推崇。在中國開始試探著向世界打開國門的時刻,國人陡然意識到自己與世界的差距而變得失落和彷徨,這時候,實力、拼搏、一往無前、永不言敗的精神,成為全民族的精神財富。
到了世紀之交,中國人的價值取向漸趨多元化,官方推出的青年英模人物對年輕人的影響也在日漸式微。正當人們大都認為“八0后”一代只崇拜娛樂明星的時候,一個名叫洪戰(zhàn)輝的大三學生“帶妹求學”的事跡,成為二00五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夏學鑾說,時代在變,青年人的偶像也在變,但社會對一些普世價值觀的推崇沒有變,榜樣的精神內核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