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風頭正勁,在與麥凱恩三場辯論后,民調支持率領先14個百分點,對手陣營的三朝元老鮑威爾倒戈力挺,一切都似乎預示著美國人作出了選擇。
“奧巴馬總統(tǒng)”這個稱呼表明了《華盛頓郵報》的立場。該報在社論中說,多年來,鮮有公眾人物像麥凱恩那樣受到大家的尊重,然而,這與該報支持奧巴馬當總統(tǒng)并不矛盾。因為這是一個“很容易作出的選擇”。因為在國內,奧巴馬可以應對金融危機。在國際上,有證據(jù)表明他將尋求維護美國的領導地位與諾言,繼續(xù)打擊恐怖分子,代表美國價值和利益展開積極外交。社論的溢美之詞稱奧巴馬有潛力成為一個偉大的總統(tǒng)。
持相同立場的還有《洛杉磯時報》,以及從未支持過民主黨候選人的《芝加哥論壇報》。前者在社論中贊揚奧巴馬正是一位在壓力下仍能保持冷靜的領袖,后者形容其為“最強候選人”,稱他“已準備好”入主白宮。
一片喝彩聲中,《華爾街日報》的社論表示了擔憂。社論認為,奧巴馬入主白宮,民主黨也可望進一步鞏固在國會里的領導地位,于參、眾兩院中獨大,因此參議院的制衡功能也會名存實亡。這意味著,民主黨將可以通過任何議案;仡1933年和1965年的歷史,占多數(shù)的民主黨都推行了大量的政府擴張政策,而如今的金融危機也給民主黨人更多機會推行自由派政策。
《華盛頓郵報》一篇專欄文章指出,無論誰當選總統(tǒng),都將接受嚴峻的挑戰(zhàn),此時的情況有如當年的羅斯福所面臨的情況。不過,新總統(tǒng)不是要機械地模仿羅斯福總統(tǒng)或是他的“新政”,卻是要想得更深更遠,以恢復美國經濟和激勵國民信心,帶領美國走出低谷。
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辛格這一次關注的卻是總統(tǒng)候選人的倫理。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轉載了他的《麥凱恩和奧巴馬忽略了哪些東西》一文,尖銳地指出了兩位候選人的倫理意義上的疏忽。奧巴馬曾在芝加哥破爛不堪的南區(qū)當過三年的社區(qū)工作者,完全了解美國真實存在的貧困情況。但奧巴馬的競選運動焦點,是一般民眾和中產階級減稅的課題,完全不談如何應對貧困。同樣,麥凱恩的競選網站上就找不到“貧困”這個議題可以點擊,而“太空計劃”卻赫然在目。
早些時候,路透社一篇文章說中國人以看“超女”的心態(tài)看美國人選總統(tǒng),實則是看不懂美國大選。其實,“看不懂”的恰是文章的作者,中國人以娛樂心態(tài)看嚴肅的事件,有時也將嚴肅事件娛樂化。相比之下,英國《泰晤士報》的社論就明白這個道理。社論指出,美國的下任總統(tǒng)是美國人的選擇,作為旁觀者若要提供建議,須極其謙遜得體。因為美國總統(tǒng)的決定所帶來的金錢或鮮血代價主要是由美國人承擔。而且政治討論的微妙往往非局外人所能領會。這個觀點似乎側面回應了路透社有關中國人如何看美國大選的問題——中國人不一定是看不懂美國大選,而是不想多管閑事。不過,這篇社論的立場還是傾向了奧巴馬一邊。社論以少有的抒情筆調寫道,“如果美國將選出它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國人,所發(fā)出的信息就是,通過和平斗爭以及民主抗議,壓迫是可克服的,自由是可以贏得的,寬容是可以獲勝的。奧巴馬的總統(tǒng)就職演講在發(fā)出第一個音節(jié)之前就已經布道了西方價值觀!
而英國《獨立報》卻不那么客氣,該報社論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一場由衰退決定的總統(tǒng)競選。奧巴馬似乎從金融危機中得益,金融危機讓他的改革主題有了新的針對性。由于疲憊的、連任兩屆的共和黨政府被兩場戰(zhàn)爭拖累,數(shù)月來奧巴馬的表現(xiàn)不見得比其他民主黨人突出,但最近他的領先地位得到鞏固。美國經濟急劇惡化無疑是一個因素:它提醒許多美國人,政府可能不是什么壞事,并暴露了布什政府信任自由市場的缺點。
選舉,不一定就是選最好的,恰恰有可能,只是選擇看起來不是最壞的——這是本屆大選的宿命。(李鴻文)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