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增進理解
45歲的樓道管理員伊琳娜,心直口快,風風火火,典型的“俄羅斯老大媽”形象。即使閑下來的時候,她也會有一大堆問題等著你:中國真的只讓生一個孩子嗎?中醫(yī)治病要用很長的針扎人不疼嗎?中國人吃飯要上一百多道菜嗎?
“交流帶來了解,了解后才能理解,而理解是產(chǎn)生好感的基礎(chǔ)!薄抖砹_斯與中國•21世紀》主編盧金這樣說。他承認,俄羅斯民眾目前對中國的了解還非常有限。調(diào)查顯示,有七成的俄羅斯人從來沒有與中國人打過交道。正因為不了解,一些俄羅斯人心存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無稽猜忌。他相信,通過國家年活動,類似情況一定會得到改變。
可以佐證的是,不久前的一項民意調(diào)查顯示,對中國有好感的俄羅斯人占52%,較去年提高了23%。在受教育程度較低的階層當中,對中國的看法相對較為負面,而在知識分子階層當中,持正面看法的居多。前幾年提到中國時,俄羅斯人首先聯(lián)想到的是服裝、人口、筷子,F(xiàn)在說到中國,俄羅斯人會和你說神舟飛船、北京奧運、甚至道家學說。在一些體育商品店櫥窗里,甚至懸掛有姚明的招貼畫。
長期從事中國問題研究的俄羅斯科學院歷史學博士戈爾布諾娃說,“在我看來,我們國家對于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對當代中國人的文化發(fā)展水準介紹非常少。僅憑個人或者工作中所接觸到的人和事得出一個粗淺的印象,是不全面的。”
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孟曉駟對此深有體會。她指出,目前中俄民眾的互相了解程度還遠遠不夠。她認為,了解程度不夠有三種情況:一是相當一部分俄羅斯人對中國的發(fā)展情況總體上知道一些,但不了解具體情況,不知道今天的中國到底是什么樣子;二是部分人對中國沒什么印象,也沒什么興趣,對中國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根本不了解;第三種是少數(shù)人受西方媒體歪曲報道影響對中國持有偏見,對中國奉行的內(nèi)外政策持有偏見。中國民眾對俄國的了解也不夠。正因為如此,此次“中國文化節(jié)”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面向大眾,力爭把一個真實、全面的中國展示在俄羅斯民眾特別是年輕人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加深兩國青少年之間的交流溝通,中國還將派出少年藝術(shù)團參加今年6月的莫斯科友誼藝術(shù)節(jié),并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迪斯科舞廳舉辦“中國迪斯科之夜”,展示中國在當代通俗文化領(lǐng)域的潮流和時尚。 在“中國年”開幕式上,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講話中特意引用了《易經(jīng)》中的一句話:“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边@句話精辟地詮釋了文化交流對兩國關(guān)系的意義——雙方聲音相同,則會和諧;性格相近,則會相互吸引、相互理解。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