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匆忙宣慰
事情發(fā)生后,蔣介石怒不可遏,急派人赴港安撫杜月笙。同時,又召來陶希圣(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民黨中央第四組主任),要他即刻找《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嚴(yán)懲寫稿的評論員,并命陶希圣即日趕赴香港,親自登門道歉。
蔣介石此刻正為國共內(nèi)戰(zhàn),惶惶不可終日,驚聞《中央日報》隔山打牛,唯恐杜月笙一氣之下,撒手不管上海旅港企業(yè)家的閑事,立即命洪蘭友急赴香江收拾善后。等洪蘭友急匆匆從廣州趕到杜公館,屋里早已人聲鼎沸,罵聲不絕。
洪蘭友抓緊機(jī)會婉言解釋,此次完全是《中央日報》報館里一兩個人的胡作非為,絕非黨中央的意思,蔣先生已經(jīng)交辦,嚴(yán)懲撰稿人,這事與蔣公絕無關(guān)系,請杜老爺子息怒云云。
杜月笙畢竟不是三尺童子,他哪會輕信底下人捅婁子的說法。一屋子的門生故舊,東一句西一句,群起為杜月笙打抱不平,洪蘭友完全插不上話。
神色倉皇地走出香港堅尼地十八號杜公館,洪蘭友趕緊給蔣介石發(fā)了一通密電,匯報香港的緊急情況。
急令洪蘭友赴港安撫杜月笙的同時,怒不可遏的蔣介石又召來陶希圣(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民黨中央第四組主任),要他即刻找《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嚴(yán)懲寫稿的評論員,并命陶希圣即日趕赴香港,親自登門道歉。
“總裁辦公室”秘書室主任黃少谷,見蔣盛怒不已,知道事情鬧大了,趕緊以國民黨中央的身份,一連發(fā)了兩通電報給洪蘭友,重托洪全力安撫杜月笙。急電曰:“廣州洪秘書長蘭友兄:經(jīng)呈奉諭請兄再行宣慰,以釋誤會,等因特達(dá)。弟黃少谷。”
洪蘭友覺得,杜月笙正在火頭上,此時登門表達(dá)歉意,不僅“難于為辭”,更是事倍功半。思來想去,忽然靈機(jī)一動,與杜月笙同列“上海大亨”的王曉籟,如今也避難香港,江湖兄弟流落異地,亟需友人伸出援手,若有人雪中送炭,必能讓其感奮莫名。不妨在王曉籟身上做些功夫,說不定可以幫上大忙。洪蘭友因而致電建議蔣介石,蔣介石深表贊同。
蔣介石當(dāng)即電令洪蘭友,趕緊代表他去探望王曉籟,代表致送慰問金港幣一萬元?赐晖鯐曰[,再代表蔣去拜訪杜月笙、錢新之這班上海青幫首領(lǐng)。并假藉蔣介石有意招商,到后方興辦工業(yè),欲借重滬上商旅共襄盛舉。洪蘭友前腳跟才踩進(jìn)杜公館,蔣介石又交待陳立夫,代表國民黨前往香港宣慰杜月笙。黨政大員穿梭往返,杜公館貴客盈門,大有昔日十里洋場盛況。
王曉籟接到洪蘭友轉(zhuǎn)來蔣介石的一萬港元,點(diǎn)滴在心頭,趕忙給蔣介石打了一通電報,以表感謝。得知王曉籟電謝蔣先生,洪蘭友驚覺雪中送炭之計果然見效,打鐵趁熱,洪蘭友立馬要求王曉籟居間協(xié)調(diào),人情攻勢之下,杜月笙也不好再公開抱怨蔣氏父子,一場風(fēng)暴儼然已經(jīng)平息。
杜月笙稱病拒絕赴臺
蔣介石力邀杜月笙抽空到臺灣見面,但杜月笙自稱痼疾未愈,行動不力,故不便晉謁。對于蔣介石的邀請,杜月笙始終無動于衷,直到1951年病死香港。
1949年9月28日,杜月笙請錢新之帶著親筆信到廣州見蔣介石。杜月笙這封信全文約僅五百字,主要說明因苦于氣喘病發(fā)作,行動不便,故而無法親自登門拜訪。
這封信才送到蔣介石手上不久,蔣馬上又命洪蘭友、陳立夫,兵分二路,再次分別到香港表達(dá)宣慰之意,邀請杜月笙抽空到臺灣見面,并再三交待洪蘭友、陳立夫二人,務(wù)必請托杜月笙力阻旅港滬商返回上海,以免資金流入共方之手。
為了答謝蔣介石的宣慰,1949年10月20日,杜月笙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信中給蔣介石碰了一個軟釘子,自稱痼疾仍未痊愈,不便晉謁蔣先生。至于原本滯留香港的上海企業(yè)家,已有部分人士重返滬上。
1949年11月2日,蔣又從臺灣捎來一信。杜月笙依舊無動于衷,他把這封催駕信函,和其他的蔣介石函牘,一同鎖進(jìn)了記憶深處,直到1951年病死香港。(據(jù)《南方人物周刊》 唐人)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jìn)入社區(qū)
本評論觀點(diǎn)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diǎn),不代表中國新聞網(wǎng)立場。
|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