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00多天,橫跨印度洋、太平洋,航程近35000海里,“大洋一號”在完成第十九航次任務后訪問香港并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
8月12日,是“大洋一號”科考船在香港舉辦公眾開放日的第二天。前來參觀這艘中國最現代化綜合科考船的香港人依然絡繹不絕。
10日上午,“大洋一號”首次抵港,并在11日、12日舉辦了公眾開放日活動。
5000張免費登船參觀門票兩小時內被訂取一空
“大洋一號”10日上午首次駛入香港維多利亞港,但當天下午因為熱帶風暴影響,暫時離開碼頭前往避風錨地。11日,熱帶風暴過后的香港依然陰雨連綿,但香港市民興致不減,冒雨登上“大洋一號”參觀。之前由香港科技大學制作的5000張免費登船參觀門票不到兩個小時被訂取一空,主辦方為此再度增加了千余張門票。
據統(tǒng)計,8月11日一整天,約有2000名香港市民登船參觀!吧衔绲膮⒂^時段就來了1000多人,一直延長到中午12時15分才暫停!必撠熼_放日活動的船上首席科學家馬維林說。
許多香港市民都是一家人前來參觀,其中以年輕人居多。“很多人問到科學考察的意義,還有人對在深海怎么取樣本很感興趣。”負責引導和講解的大洋科考隊員陳春輝介紹說。
在深拖實驗室,盧先生一家四口認真地觀看著各種設備,“我們看到‘大洋一號’即將抵港的消息后就想帶孩子過來,了解這艘船探索了什么東西!睜I養(yǎng)師黃先生認為,“中國的海洋科學有了很大進步,有了這樣一艘大船可以到大洋去考察,很帶勁!
“大洋一號”是應大洋協(xié)會理事會成員單位香港科技大學之邀來港訪問的。為了公眾開放日的活動,科考隊員和船員提前進行了準備:制作展板、整理實驗室、清理船艙等。許多準備工作一直到9日深夜還在不斷完善。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著名物理學家朱經武說,在香港這樣的商業(yè)城市,市民對這次公眾日活動如此熱情,表明了“大洋一號”的魅力!翱萍即髮W也有一支很有能力的海洋科學團隊,以后會直接申請上科考船,和大陸的同行開展合作。”
“香港市民這么熱情,看來‘大洋一號’是來對了,相信以后這種交流會更多!敝袊笱蟮V產資源研究開發(fā)協(xié)會秘書長毛彬說。
科考發(fā)現新的海底熱液活動區(qū)并成功取樣
“中國大洋第十九航次科考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在西南印度洋成功發(fā)現新的海底熱液硫化物活動區(qū)域,實現中國在該領域‘零’的突破!贝舜未笱罂瓶嫉谝弧⒍蕉问紫茖W家陶春輝博士介紹說,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發(fā)現洋中脊海底熱液活動區(qū)的少數先進國家之一。
據介紹,發(fā)現地點所處的西南印度洋中脊屬于超慢速擴張洋中脊,洋脊擴張速度每年在1厘米左右,同快速擴張洋脊相比,超慢速擴張洋脊的海底熱液區(qū)密度要小得多。我國科學家在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的此次發(fā)現并“捕獲”樣品,在世界上還是首次。
據了解,當地時間3月1日早上,在離海底5米的高度經過10個多小時的連續(xù)拍攝,圖像清晰地顯示了海底正在冒黑煙的“黑煙囪”,也就是熱液活動區(qū),黃褐色的混濁液體正從海底不斷噴涌出來;瘜W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探測結果表明,活動的熱液區(qū)直徑約100米,是一個較大型的熱液區(qū)。
當天下午,考察隊員使用電視抓斗進行了三次取樣,抓取到了珍貴的煙囪體樣品、生物樣品以及大量的塊狀硫化物。更為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在取得的樣品上還發(fā)現了附著的生物個體。
“這對于生物學研究非常有意義,該區(qū)域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不同生物群的惟一交換區(qū)域,這些生物個體的發(fā)現十分有利于對全球洋中脊熱液生物多樣性分布與可能的遷移等方面的研究!笔紫茖W家助理肖湘博士介紹說。
“大海撈針”靠的是科學夢加高技術
“在茫茫海洋上,‘大洋一號’就是一葉小舟,尋找海底熱液活動區(qū),確定熱液噴口位置完全就是在‘大海撈針’!薄按笱笠惶枴贝L甄松剛說,大洋中脊的熱液區(qū)主要在2000—4000米水深,范圍只有足球場大小,船上操作有一些偏角,海底距離就會產生幾百米的差別。
據甄松剛介紹,西南印度洋有個“魔鬼”西風帶,科考船在里面連續(xù)作業(yè)了10天左右。作業(yè)區(qū)風高浪大,科考船最高時甚至會傾斜70度,有一天船上光是冰箱就倒了7臺。
“像這次發(fā)現的熱液活動區(qū)深度為2800米,而且噴口在千米多高的海山山坡上,同時確定其位置時還需要保持攝像的拖體距海底5米,我們只好逐步逼近噴口,左移幾米,右移幾米!碧沾狠x說。
在整個大洋科考19航次中,“大洋一號”的動力定位達到200多次,船員要坐在動力定位系統(tǒng)前連續(xù)4個小時不能離開,時刻不停地監(jiān)視設備,保證正常工作。“在大洋上,我們得頂住風、頂住流,讓船像‘定海神針’一樣,保證設備能精確到達想要去的地方。”甄松剛說。
在到達西南印度洋之前,科考船在東南印度洋脊也發(fā)現了大量海底熱液活動區(qū)的異常。“我們以前從來沒有發(fā)現過,拍到照片時都很激動!碧沾狠x說,由于那里溫度并沒有異常,而且是玄武巖,很尖銳,沒有附著生物,因此還是決定慎重判斷,努力尋找更多的證據來確定!拔矣X得‘大海撈針’靠的就是科學夢加高技術!
在整個航次中,科考船分別在不同航段獲取了大量地質地球物理資料、海底影像資料和硫化物、生物樣品,對洋脊擴張中心的地質地球化學、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等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調查。
為什么要尋找海底熱液活動區(qū)?(鏈接)
“海底熱液研究處于當今科學研究的前沿!碧沾狠x介紹,由于洋中脊巖漿活動,海水滲入地層,被熔巖加熱,最后從“黑煙囪”里排出,高溫熱液與周圍冷海水混合,硫化物沉淀到“煙囪”和附近的海底,多金屬元素也在此富集。同時,由于巨大的熱通量、海底熱液生物、“黑暗生物鏈”等與生命起源有關的因素的存在,海底熱液活動區(qū)域成為了天然的海底實驗室。 (余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