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香港海洋公園中華鱘館。 中新社發(fā) 譚達明 攝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有“水中大熊貓”美譽的中華鱘,暑期將在香港海洋公園新改建的“中華鱘館——長江足跡”中再度與市民游客見面。
媒體獲悉,今次展出的10尾中華鱘4月下旬將從廈門同安汀溪中華鱘繁育保護基地啟運,包括7尾新魚和3尾去年從港運至廈門寄養(yǎng)的中華鱘。一同展出的還有圓口銅魚、白甲魚等長江特有魚類。
記者到廈門鱘護基地“探營”,由于當地連日大雨,露天飼養(yǎng)池中的水較為渾濁,肉眼難以清楚看到水中鱘魚全貌,不過仍可見其來回頻繁游動的痕跡。
該基地負責人李奕慰告訴記者,去年共有7尾中華鱘分兩批運回廈門,由于患病運回廈門的6號、8號鱘魚已經完全康復,另5尾體重也有10至15公斤的增長。但是根據協商,6號與8號鱘魚及另外2尾鱘魚,將不再被送回香港。
李奕慰表示,年內在九龍江入海口將會有一次大規(guī)模的中華鱘放流,前述4尾鱘魚將與另外100余尾一道被植入衛(wèi)星跟蹤器放流回海,用于研究中華鱘在海洋中的活動。目前,該4尾鱘魚已經進行;曫B(yǎng)。
至于新選出運港的7尾中華鱘是年齡2至4歲,體長80至180厘米的年輕鱘魚,每周都有專人測量它們的各項指標,確保運港前健康。
因為今次海園新館將全部采用淡水飼養(yǎng),李奕慰認為應不會再出現;曫B(yǎng)不適的情況,風險較小。“中華鱘原本就不是嬌貴魚類,適應性也比較強,相信這次牠們能夠在香港健康成長。”不過,為確保萬無一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仍會安排2名專家全程護送,并考察新館的凈化系統,經過1個月的隔離檢疫后,香港市民最快6月底可進入參觀。
根據此前的報道,中央2008年先后贈港10尾中華鱘,除1尾被海狼咬死,2尾病死,尚有2尾因不適應“;倍,全數返回內地休養(yǎng)。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