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23日電 《香港商報》7月23日發(fā)表易憲容撰寫的文章說,“斷供潮”的消息一在網(wǎng)上傳播,立即成了各媒體密切關注的熱點,也很快成了一些人要求政府改變目前房地產市場政策的理由。然而,實際上“斷供潮”并沒有在深圳發(fā)生,更不會蔓延到全國。
文章摘錄如下:
“斷供門”也就是早幾個星期傳說的,深圳用住房按揭貸款購買住房的居民由于房價跌得太快而不再歸還銀行按揭貸款的事件。根據(jù)這種傳說,深圳出現(xiàn)“斷供潮”,如果這種“斷供潮”在全國蔓延,那么不僅會危及內地商業(yè)銀行的安全,也會造成中國金融市場的危機及中國經(jīng)濟的危機,因此,政府應該迅速調整當前的房地產市場政策,阻止這種“斷供潮”在全國蔓延,以此來保衛(wèi)中國三十年來經(jīng)濟改革的成果。
“斷供潮”的消息一在網(wǎng)上傳播,立即成了各媒體密切關注的熱點,也很快成了一些人要求政府改變目前房地產市場政策的理由。然而,實際上“斷供潮”并沒有在深圳發(fā)生,更不會蔓延到全國。
一是今年上半年全國的房價仍然上漲了10.2%。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8.2%,其中,一手房價格同比上漲9.2%,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5%。而6月份深圳一手房下降為-1.3%。也就是說,除非商業(yè)銀行惡意要把銀行貸款貸給那些完全沒有能力還款的人,這些人可能沒有能力來還按揭貸款斷供。否則,在全國房價普遍上漲之際,哪里來的個人按揭斷供呢?即使銀行貸款給那些完全沒有還款能力的人,如果房價上漲,這些人同樣可以把住房賣掉,把貸款轉讓給他人來還。在這種情況下,斷供是不會發(fā)生的。因此,在目前內地房價上漲的情況下,斷供情況是不容易發(fā)生的。既然斷供都不容易發(fā)生,如何出現(xiàn)“斷供潮”?
二是假定房價快速下跌,跌到個人歸還銀行的貸款大于個人所按揭住房的市值,也不是個人想斷供就可以斷供的,這得看個人有沒有還款能力。如果個人有還款能力而不歸還銀行的按揭貸款或斷供,在中國還沒有《個人破產法》的情況下,個人負債是無限責任的。如果個人任意斷供,并不是個人把這些價值較低的房子還給銀行就可一了百了,而是即使個人覺得把這些房子還給銀行化不來,也沒有一家商業(yè)銀行會輕易地允許個人這樣斷供。如果個人交給銀行的房子不足抵償其債務,商業(yè)銀行一定會繼續(xù)對個人追討沒有償還的債務,要求斷供的個人用其它財產來抵償債務。如果個人有能力還款而故意不還,那么他一定會受到商業(yè)銀行對他的法律訴訟。再加上個人首付款的損失、購買住房時交易費用的損失、已經(jīng)還按揭款的損失、法律訴訟費用損失、個人信用損失等等,在如此巨大的損失面前,哪個人會輕易斷供呢?比如,1997年至2003年,香港的房價下跌67%,曾出現(xiàn)過負資產的個人15萬戶,但是,并沒有看到任何一個香港人惡意斷供的,可見個人斷供的負面影響有多大。也就是說,即使內地房價大幅下跌,任何購買住房的個人要斷供也會三思而后行,不是斷供后就可一了百了的。
三是整個深圳商業(yè)銀行的個人按揭貸款余額只是2200多億元,個人按揭貸款不良率僅0.67%,為什么有人出來說,如果不阻止“斷供潮”,會讓銀行受到1000億元以上的損失?為什么這樣的彌天大謊也會有人相信,而且媒體這樣大肆渲染,并短期內將消息傳播全國?這其中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在目前內地房價剛開始向理性回歸之際,無論是購買住房消費的人還是住房投資的人,大家都在關注,如果房價真的下跌并跌得很厲害時,有沒有一種規(guī)避風險的辦法。不少人肯定會想,如果“斷供”能夠把個人購買住房的風險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也不失為一種可選擇的辦法。特別是,那些炒房者更是會這樣想。這樣,斷供問題自然會吸引用按揭貸款購買住房的人密切關注。
同時,當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出現(xiàn)調整時,居民預期房地產價格會出現(xiàn)巨大逆轉,使得他們根本就沒有意愿進入房地產市場。與此同時,過高的房價早就把內地80%以上絕大多數(shù)居民拋離在房地產市場之外,從而使房地產市場銷售迅速下降。這樣,在房地產市場為政策市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fā)商想維持暴利而又不愿調整價格時,房地產開發(fā)商也自然會尋找或制造一些概念來要求政府改變當前的房地產市場政策!皵喙╅T”的出現(xiàn)正好成了房地產開發(fā)商借題發(fā)揮的機會。更公平地說,“斷供門”的發(fā)生更可能是炒房者的杰作。“斷供門”事件炒得越大,政府改變現(xiàn)行房地產政策的機率就越高。但是,實際上這是個根本不存在的問題。
“斷供門”事件應該是一次全國性房地產知識的普及過程和房地產信息的交流過程,不僅讓廣大民眾知道了什么叫斷供,也知道斷供的條件及個人斷供行為的后果。通過這種對斷供知識的普及,以前房地產市場的許多謊言早就暴露在光天白日之下(比如“房價下跌,銀行先死”)。中國內地現(xiàn)在還沒有《個人破產法》,即使房價迅速下跌,銀行所面臨的潛在風險也不是早些時候所夸張的那樣大。因為,個人按揭貸款對銀行的負債是無限責任的,個人住房財產不及抵貸款債務,可能用其它個人財產抵;個人現(xiàn)在還不起,可以將來還;個人自己沒有還,可以延續(xù)到繼承財產的后代。商業(yè)銀行還怕個人斷供嗎?我想,在這次“斷供門”事件中,有商業(yè)銀行出現(xiàn)主張其權力,意義就在這里。但是,這里同樣有一個問題,就是商業(yè)銀行對按揭貸款進入者的審查是否嚴格,如果不是,按揭貸款人同樣也可能以此理由來減免其債務負擔。
從“斷供門”事件也可以看到,內地絕大多數(shù)民眾在這種房地產市場知識的普及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地變得更聰明,那種還如幾年前那樣希望把房地產娛樂化、希望制造一些房地產概念及輿論來左右房地產市場價格和政策的事,早就成了歷史?梢哉f,未來房地產市場只是產品質量競爭的市場,一些想通過概念炒作任意謀利的機會在減少。
“斷供門”也給商業(yè)銀行更多的警示:盡管房地產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是商業(yè)銀行的優(yōu)質資產,但這是有條件的,即在房價上漲時才是這樣。如果房價下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同樣會為商業(yè)銀行帶來巨大的風險。面臨這些風險,無論是銀行監(jiān)管機構還是商業(yè)銀行都得對現(xiàn)在這樣的風險管理制度與規(guī)則進行全面評估與檢討,以完善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風險管理規(guī)則。否則,中國銀行業(yè)也會步美國次按危機之后塵。
總之,“斷供門”事件已經(jīng)水落石出,它對內地民眾來說,是一次全面的房地產知識普及教育。同時,它也給國人對房地產市場更多的反思與思考,以類似“斷供門”的事件來左右房地產市場已經(jīng)成了歷史。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