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經歷了1993年第一輪宏觀調控的低潮后,1998年房改帶來了地產行業(yè)的繁榮,也讓土地+資金的模式被奉為行業(yè)圭臬,10年間造就無數依靠土地升值和房價自然上漲獲取暴利的地產商,行業(yè)投機盛行。
然而此輪始自2004年的宏觀調控,卻已經和正在擊碎這種模式,新一輪行業(yè)調整到來,地產商面臨10年來最大的困難,迫使部分人尋求真正的經商之道———或者像萬科“快速開發(fā)快速銷售,持續(xù)增長”,或者像恒隆和華人置業(yè)“租金收益為王”,甚至或者像碧桂園分散資金投資其他行業(yè)。
“最大地主”悄然轉型
2007年內地首富、碧桂園大股東楊國強父女近日新聞不斷。先是傳聞其要私人收購TVB,后又祭出“參建保障性住房”大旗。聯(lián)系到不久前楊國強委托其女婿收購云南一煤礦的消息,業(yè)內分析,楊氏企業(yè)正在走向多元化發(fā)展。
與此同時,去年剛剛赴港上市的碧桂園股價一路下滑,較招股價跌去40%;在廣東、沈陽等地,碧桂園加速低價推盤,以期回籠資金。
碧桂園是地產行業(yè)的一個代表和縮影。自去年11月以來,內地樓市進入了長達8個月的觀望期,成交量萎縮,資金鏈緊繃成為地產商們的心頭之痛;今年以來,A股和港股地產公司股價一路走低,房地產行業(yè)指數跌幅超過50%,有些個股的跌幅甚至超過70%。
但這似乎還未到底。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近日對135位機構投資者的調查中,沒有一位認為下半年的房地產行業(yè)會恢復景氣。
“碧桂園調整自身的產業(yè)結構,顯然不會是單一現象,它只是反應比較快而已!卑舶钛芯考瘓F高級分析師賀軍認為,地產行業(yè)新一輪調整已經到來,而且這個周期還相當漫長。6月底的博鰲論壇上,地產商們達成共識:此輪周期將可能持續(xù)2、3年。
土地溢價:暴利之源
此輪周期之前,房地產業(yè)被看做暴利行業(yè)的典型代表。
10年前,低價獲得一塊協(xié)議出讓土地,然后抵押土地向銀行貸款,再通過建筑商墊付工程款,預售以獲得流轉資金,地產商就可坐享收益。
4年前,土地協(xié)議出讓取消,“國六條”要求地產開發(fā)項目自有資金不低于35%,但在去年央行一份報告中,這一比例實際僅為20%—25%。
“土地溢價帶來的紅利,是房地產暴利的真正來源。”鉛筆經濟研究社理事長冀志罡認為,所謂房地產的暴利并非來自蓋房和賣房;此外,預售融資是開發(fā)商的主要財務杠桿,加上銀行貸款,開發(fā)商得以成倍放大投資回報。在房價持續(xù)上漲的過程中,地產商無需考慮商業(yè)盈利模式,僅靠土地升值和房價自然上漲就能獲利。
“反映到證券市場,出于對中國內地城市化和房地產市場長期看好,不管內地還是海外,各大分析機構及投資者均將企業(yè)擁有的土地儲備量作為估值的關鍵指標!倍辔坏禺a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為此開發(fā)商會不惜代價去拿地,做大上市題材。
碧桂園就是其中的典型。楊國強曾透露,碧桂園土地成本只占房屋售價的10%以內。去年,碧桂園憑借4000余萬平方米的廉價土地儲備獲得香港資本市場認可,大股東楊惠妍一舉成為中國內地首富。
“土儲型”地產商失寵
然而僅半年后,同樣擁有大規(guī)模土地儲備的恒大地產,卻折戟沉沙,夢斷香港。
今年3月20日晚,恒大地產發(fā)布公告,宣布中止上市計劃。這一天,本是恒大地產IPO計劃中結束招股、公布定價的日子。
風向的轉變來自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去年9月,央行出臺“二套房貸”政策,提高第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同時宣布緊縮銀根,減少房地產開發(fā)貸款。
“這等于卡住開發(fā)商的脖子,”業(yè)內人士表示,這是自2004年取消協(xié)議出讓土地以來最為嚴厲的調控手段。一時間,投資客離場,購房人步入觀望。
“土地儲備本來是恒大上市資本,現在卻成燙手山芋,因為沒有資金進行后續(xù)開發(fā),只會占用資金,”知情人士透露。資金緊張又加銷售乏力,許家印于近日不惜稀釋自己的股份,宣布增資擴股來保持恒大的“核心競爭力”。
恒大IPO未果,成為地產行業(yè)集體資金鏈危機的導火索,投資者紛紛拋售地產股。一香港證券分析師表示,目前投資者已不會過多考慮行業(yè)的估值水平,尤其是那些握有大量土地儲備的內地發(fā)展商,他們面臨政策及資金風險。
“土地紅利”的破產
“存量的廉價土地儲備將是房地產企業(yè)暴利的最后晚餐,”2006年中,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未來地產企業(yè)盈利增長將主要來自于銷售面積增加和成本控制。
但多數地產公司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預警,在2007年,出于對未來房價的樂觀預期,多家公司高價將多幅地塊收入囊中。
但在宏觀調控下,樓市觀望氣氛及降價風潮至今未息,數據顯示,目前深圳房價已下跌至去年年初水平,北京、上海等地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跌。今年以來,包括保利、碧桂園在內的地產商均大量推出低價房。
同時,地產商銷貨不力,高華證券報告顯示,今年前5月,多數地產公司只完成全年銷售額的20%—30%多。
“房子越來越不好賣,”地產商們忽然意識到,房價并不是一直上漲,拿下土地也并不一定可以賺錢。失去銀行抵押貸款和“預售款”這些重要的財務杠桿,他們無法再依靠原有模式獲利。
又是萬科,首先意識到高價地的風險并快速出手。5月16日,粵宏遠A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宏遠地產將以500萬的價格,接手萬科子公司在東莞水濂中心路項目50%股權,該地塊曾是萬科去年拿下的東莞地王;緊接著,上海普陀長風生態(tài)商務區(qū)4號東南地塊遭遇開發(fā)商退地;近日,浙江綠城也傳出欲轉讓新江灣城D1地塊部分股權,該地塊是去年上海公開出讓的幾塊高價地之一。
顛覆“囤地”模式
在上月中旬舉辦的博鰲地產論壇上,到場開發(fā)商談得最多的是“盈利模式”。
對此萬科董事長王石曾公開表示,萬科只專注于住宅地產。
許多致力于公司長期發(fā)展的地產商如保利、富力等,也早開始考慮商業(yè)模式、盈利能力和資金風險問題。但他們的面目,似乎還不像萬科那樣清晰。
萬科在20多年的發(fā)展積累中,已形成獨特的持續(xù)增長能力。王石總結為萬科“不圈地、不捂盤”。
無獨有偶,去年底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鑫苑置業(yè),也奉行快速開發(fā)模式,“鑫苑沒有土地儲備,我們是‘零庫存’,拿了土地就開發(fā)!宾卧范麻L張勇表示,正是這種模式獲得了歐美投資人的認可。
“以土地儲備量衡量地產企業(yè)發(fā)展前景的觀念已經過時了!焙懵〉禺a董事長陳啟宗則提出另一種模式:依靠穩(wěn)定的租金收益的恒隆模式,僅憑借港匯廣場、恒隆廣場兩處商業(yè)地產,恒隆去年在上海收租高達6.7億港元。
張勇認為,隨著調控力度的加大,“捂地”行為被嚴格控制,房地產企業(yè)將通過生產運營來獲得利潤,房地產行業(yè)的真正競爭才剛剛開始。(記者 張曉玲)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