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家長對于孩子,有著巨大的暗示力量
2009 年高考臨近,即將奔赴考場的學生和家長的心理狀況如何?近日本刊聯合學大個性化教育研究院針對高三學生及其家長進行的一項心理調查顯示:隨著一模考試臨近,高三學生和家長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情緒,八成學生表示如果一模成績不理想肯定會影響心情和學習動力,而九成的家長則患有高考“恐懼癥”。為此,專家建議,家長的當務之急是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寬松、和諧、愉快的家庭氛圍,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
調查數據顯示:80%的學生認為如果第一次模擬考試不理想,會影響心情和學習的動力;僅有25%的學生認為模擬考試只是檢驗學習狀況的手段,有助于自己查漏補缺,同時對考試結果能有效應對。究其原因:40%的學生稱因無法忍受家長嘮叨而影響到情緒的穩(wěn)定性,出現了挫敗感、自我否認、自我懷疑,甚至退縮,想放棄高考等心理反應;而希望老師和家長不再總圍繞學習成績嘮叨的學生占到了總調查人數的75%。
然而,從家長問卷得到的反饋卻是:80%的學生還沒有完全進入備考狀態(tài),有些學生一點都不著急,有些還在談戀愛,有些干脆沉溺于網絡游戲中,而家長對此毫無辦法。家長最為擔憂的是孩子的情緒變化無常,這個比例占到了45%;20%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努力學習不得不采取盯著寫作業(yè)的方法;另有10%的家長注意到孩子缺乏自信心但不知如何是好;25%的家長擔心孩子成績退步而無法解決和面對。
令人感到吃驚的是,有多達45%的家長說孩子參加高考自己很緊張;25%的家長認為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自己無法接受;20%的家長因擔心孩子的學習而心煩意亂;10%的人不知如何處理孩子高考與自己工作之間的關系。記者通過深入分析發(fā)現,有90%以上的高三家長都或多或少患有“恐高癥”。
對此,學大個性化教育研究院資深心理咨詢師周婷麗分析,在應對高考方面,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策略,一旦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或和自己的預測有出入,就出現緊張、焦慮、自我否認等情況,甚至到了最后一個月放棄高考者也大有人在。而這些緊張源歸根結底大都來自老師和家長的施壓。大部分家長表現出比孩子更多的焦慮,他們不僅每天接送、保障后勤,更有甚者每天和授課老師聯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搞得孩子心情很不好,嚴重者還出現了孩子和父母的爭吵現象。她建議,不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應正確看待高考本身,一般來說,家長對于孩子,有著巨大的暗示力量,父母積極的心態(tài)必定會使孩子產生良好心態(tài),為他們的高考加分,反之則會產生負面影響。她還建議家長應從四個方面調整:一是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寬松、和諧、愉快的家庭氛圍;二是做好孩子的后勤;三是及時處理自己的不良情緒;四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