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張學良用5個月的時間向華裔史學家唐德剛先生講述了自己的一生。這段口述歷史整理后有7萬多字,而在這7萬多字中,關于中東路事件僅僅139個字。
這個張學良不愿多談的事件,不僅僅是蘇方勝利、中方失敗這樣簡單的結果,也不僅僅是造成中國“雄雞”版圖上的“雞冠”——黑瞎子島被占近80年之久。它的發(fā)生給張學良留下了太多的遺患,以致在一段時期內深刻地影響著張學良的政治判斷和決策。
中東路一戰(zhàn)把張學良打怯了
主政東北后,未及而立之年的張學良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接連干了幾件大事。世人一次又一次地將目光聚焦在這位年輕的少帥身上,此時的張學良可謂志得意滿。
而這一時期,北伐戰(zhàn)爭剛結束不久,民族情緒日益高漲,南京國民政府倡導的“革命外交”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在世人關注的目光中,年輕氣盛的張學良“很想施展一下子”,“要想把東北的地位提高”,他把這一目標定在了讓他時刻感到不舒服的中東路上。此時,他聽到了這樣的傳言:蘇聯(lián)(為讀者閱讀方便,本文中前蘇聯(lián)仍稱蘇聯(lián))有大饑荒,人民奄奄待斃,對于蘇維埃政權極度不滿;歐美各國對于蘇聯(lián)也有仇恨,中國若能趁這個機會將中東路主權一舉收回,不單蘇聯(lián)此刻無力進行反抗,就是世界列強也必雙手高舉,贊成中國的行動。有了這張所謂的底牌,張學良信心十足,開始著手于解決中東路問題。
張學良采取的策略是先禮后兵,在同蘇聯(lián)進行了數(shù)次談判不見效果后,他決定“嚇唬一下蘇聯(lián)”,向斯大林和蘇聯(lián)紅軍發(fā)出挑戰(zhàn)。
在當時的中國,東北軍確是一支實力很強的隊伍,其裝備在國內堪稱翹楚,張學良對此也頗為自信。所以當蔣介石提議必要時可以出兵協(xié)助東北軍時,張學良婉拒。他在答記者問時說:“對俄戰(zhàn)事,兵力充足,無勞中央軍必要,但望在軍火彈藥上予以接濟。 ”這其中固然有張學良不想讓中央軍趁機進入東北的原因,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張學良對東北軍的實力是相當自信的。
戰(zhàn)爭初期,張學良滿以為可以順利地從蘇聯(lián)手中奪回中東鐵路。但在大規(guī)模武裝沖突爆發(fā)后,東北軍卻連連失利,節(jié)節(jié)敗退。信心滿滿的張學良在5個月的堅守后,不得不在12月20日,一個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與蘇聯(lián)簽訂了《伯力協(xié)定》,收回中東路權益的美好愿望招致了戰(zhàn)敗的恥辱,這樣的滋味讓張學良感覺挺難受。
中東路事件是張學良執(zhí)掌東北政權后第一次大的對外軍事行動。戰(zhàn)爭的慘敗無異于給意氣風發(fā)的張學良當頭一棒。此番受挫,是張學良主政東北以來遭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而這種挫敗感一直延續(xù)到“九一八”事變。
因為有了中東路事件,面對突如其來的“九一八”,張學良不敢再貿然行事了。在他看來,中東路事件中,蘇聯(lián)是被動的,準備不充分,而東北軍是做了充分準備的,東北軍尚且失敗;“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蓄謀已久的,早已作好充分準備,東北軍孤軍奮戰(zhàn),取勝又談何容易?同時,張學良心中還有這樣一個順理成章的比較:1904年的日俄戰(zhàn)爭,俄國戰(zhàn)敗,其強大的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幾乎全部被殲。日蘇相比,日軍戰(zhàn)力明顯強于蘇聯(lián),那么,東北軍與蘇軍作戰(zhàn)都打不過,更何況要面對比蘇聯(lián)更加強硬的日本人了。所以,“九一八”事變后,面對洶涌而來的日軍,張學良擔心東北軍孤軍作戰(zhàn),做出“無謂的犧牲”,因而提出了“全國抗戰(zhàn)論”。誠如他所言:“日人圖謀東北由來已久,這次挑釁的舉動,來勢很大,可能再興起大的戰(zhàn)爭。我們軍人的天職,守土有責,本應和他們一拼,不過日軍不僅一個聯(lián)隊,他全國的兵力可以源源而來,絕非我一個人及東北一隅之力所能應付!覀兪侵鲝埧箲(zhàn)的,但須全國抗戰(zhàn);如能全國抗戰(zhàn),東北軍在最前線作戰(zhàn),是義不容辭的。 ”
沒打先有怯敵之心,不能不說與當年中東路的慘敗有直接的關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