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筆者不想就孔子是否是私生子的話題進行討論。因為討論這樣的問題,本身就顯得十分無聊。但是,一些媒體在轉載黃守愚先生文章時,用了“鐵證如山”四個字,這使筆者卻不能不有話要說了!拌F證如山”,也就意味著證據(jù)確鑿,也就意味著已經(jīng)毫無可以爭辯的理由。唯一等待的結果,除了閉口外,恐怕就是要“坐監(jiān)”了。因為“鐵證如山”,還有什么話可說?
對于孔子是否是私生子的話題,皆來源于司馬遷《史記》中“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司馬遷寫這句話時是故意為之,還是確有其事,我們均不得而知。即使是司馬遷寫了,也不見得就是千真萬確。如果我們將《史記》上的記載均奉為圭臬的話,實在是十分荒謬和無知的。因為《史記》上的記載也有錯誤,司馬遷的話也不可完全當真。
筆者首先承認自己學識淺薄,在某些方面無法和一些專家相比,所以只能就“鐵證”來進行一番質疑和辯論。據(jù)黃先生說,“野合”是“野蠻”民族一大“民俗”,民眾蜂擁,人山人海,場面十分熱鬧。由于這種祭祀全民參加,極具有吸引力,連王公貴族也從遙遠的地方跑來參加參與。依此而言,“野合”是公之于眾的行為,且是合乎當時“法律”的行為。既然如此,卻何來私下的、不合法的行為?古人是多妻制,且是沒有婚姻法的。在許多情況下,娶小老婆也不一定需要什么儀式。誠如西方人的結婚儀式,是必須要到教堂的、必須要有雙方親友在場,還必須要有牧師主持方可。但在迫不得已下,只要有第三方在場主持均可以為合法夫妻。一個全民參加的行為,又如何是私下和非法行為呢?
再者,如果按黃先生所言,孔子究竟是不是紇與顏氏女所生都是問題了。如果確定是紇與顏氏女所生,就證明他們是自愿的合法的結合。不僅如此,而且是沒有第三者插足的。否則,又如何證明孔子的父親就是紇?既然孔子的父親是紇,又是有見證人,又是合法的行為,那就可以肯定孔子老爸老媽的合法夫妻關系了。我們總不能認為,凡是女方在娘家生的孩子都視為是私生子吧?如果這樣推論的話,又不知天下多少人是私生子了?孔子的情況,也就是“庶出”和“嫡出”的問題,卻不是什么私生子的問題。
無論是文藝討論還是學術爭鳴,都應該是提倡百花齊放提倡各抒己見。特別是在有爭議的問題上,更不是“成者為王敗者寇”。我們無非都是拿古人的東西來推斷古人,無非都是在對問題進行討論,卻何來什么“鐵證如山”?有了這個“鐵證如山”,另一方不就是被“打入了十八層地獄”無法翻身了么?這似乎又是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無論什么事情都喜歡要一個結果,卻不是過程。是或者不是,必須要給出個結論。至于那些模糊的問題,那些可以忽略的問題,也要爭一個你死我活。這就像舞臺上的紅臉和白臉。紅臉就是紅臉,白臉就是白臉。一個代表忠,一個代表奸。忠奸是對立的,是不能調和的。忠的一方即使有了過錯,也要人為的抹去;奸的一方即使有了貢獻,也要絕口不能提。在“鐵證”面前,我們就得低頭了。
誰能證明孔子是私生子?正如有些網(wǎng)友說,孔子究竟是否是私生子,只有他老爸老媽知道。我們在今天討論這個問題,不是顯得很可笑么?這就如魯迅先生講的,“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有記載稱孔子“割不正不食”、“不撤姜食”,不就證明孔子有胃病嗎?而且,還要經(jīng)常食用“胃藥”了。而由“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由“野合”是“民俗”,繼而證明孔子是私生子,不是一樣的道理?這樣的問題拿出來討論,是對我們大有裨益,還是令我們“大開眼界”?那些所謂的“如山鐵證”,在這個問題面前,又有何意義?(夏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