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造成了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對大陸民眾來說,臺北的故宮博物院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源于久聞其名,陌生是因不能親至
臺北故宮位于臺北市郊外雙溪,采用中國宮廷式的建筑風格。它落成于1965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所以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中山博物院”。它占地1200畝,主要由仿古展館、行政大樓、山水庭院組成。臺北故宮65萬件文物源于當年北京故宮和當年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后來還有一些接收、捐贈和收購等,主要收藏著宋、元、明、清等歷代宮廷的瑰寶,現(xiàn)有器物近7萬件,包括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瑯器等;書畫近1萬件,包括書法、繪畫、織繡等,圖書文獻最多,近57萬件,包括四庫全書等。
這么多中華文化瑰寶是如何到了臺灣的呢?1931年,日本侵占東北,覬覦北京。為避免寶物將來落入侵略者之手。1933年起,故宮“文物大遷移”秘密開始,在炮火硝煙下,這些寶物從北京到上海、到南京,后又輾轉到四川、貴州,歷時十幾年,行程數(shù)萬公里,但是卻無一件損壞、無一件丟失,無數(shù)的人為之付出了心血?箲(zhàn)勝利后,這些寶物陸續(xù)運到南京。1948年底,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在即,這些南遷寶物中的精品又被分三批用船運到了臺灣。除了故宮博物院的2972箱文物精品,同時運到臺灣的還有當時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的文物。1965年11月12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落成,這些文物終于有了一個長久的安身之處。從那時起,海峽兩岸就有了“一宮兩院”的格局。
許多人都喜歡拿兩岸故宮作比較,并得出一個看法,“臺北有文物沒有故宮,北京有故宮沒有文物”。實際上兩岸故宮的收藏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有很強的互補性,只有從整體上來看待,才能全面地認識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豐富多彩。從這個層面來看,兩岸故宮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臺北故宮博物院65萬件藏品堪稱中華文化藝術之寶庫,北京故宮博物院超過了100萬件的珍藏同樣無人匹敵。臺北故宮的收藏構成與當時人們對文物的認識水平有關,那個時候的學者認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國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青銅器(2382件);文人重視書畫,書畫本身也好運載,能拿的盡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中國有君子佩玉之說,故玉器也拿走不少。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計17934件,集中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各瓷器陳列室與敬事房的精品,可謂名窯畢備。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而臺北則藏有另外“一希”。郭熙的《早春圖》,現(xiàn)存臺北,北京沒有。北京有《清明上河圖》,臺北沒有。龍袍,中國歷代只有清朝留下來的,當時的學者認為清朝的東西價值不大,沒有拿,所以臺北故宮博物院一件龍袍也沒有。而像宗教文物,特別是清朝以后藏傳佛教的文物,如唐卡,當時都沒有拿走。
臺北故宮是臺灣的文化重鎮(zhèn),是臺灣對外開展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更是臺灣民眾引以為自豪的文化根本。臺灣媒體評論說,很難想象,沒有故宮的臺灣是個什么樣子。但是,因為臺北故宮保存的都是中華文物,“臺獨”分裂分子一直處心積慮地想“去中國化”。陳水扁上臺后,一度宣稱要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為“萬國博物館”,增列臺灣“本土文物”及“世界文物”,而現(xiàn)有的文物則列為“中國文物”,企圖將兩岸歷史分割開來,自外于中華文化。
對于臺北故宮文物的歸宿,很多人有看法。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生前曾向外界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原本就是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到臺灣的,兩岸統(tǒng)一后臺北故宮博物院應該物歸原主,歸還至北京故宮博物院,他也希望“一宮國寶分飛兩岸”的狀況早日結束。著名學者李敖訪問大陸時也曾表示:“如果海峽兩岸統(tǒng)一,故宮也要統(tǒng)一。” (吳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