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由北京作協(xié)主辦的第三屆北京文學節(jié)頒獎典禮上,年過八旬仍筆耕不輟的林斤瀾,榮獲了第三屆北京文學節(jié)終身成就獎。“林斤瀾一生致力于小說藝術(shù)的探索,在小說語言方面、小說藝術(shù)及理論方面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對中國當代白話文寫作極具啟發(fā)意義!睂τ谌绱诉@般的高度評價,這位飽領(lǐng)大半生社會滄桑的作家是怎么看的呢?他對現(xiàn)在的文學現(xiàn)象怎么看?他對過去的文學創(chuàng)作怎么看?他對人生的感悟是什么?日前,本報(注:北京晚報)對他進行了獨家采訪——
有些明星自傳很暢銷,是讀者對其個人情況感興趣,跟文學沒關(guān)系
問:最近幾年各種排行榜五花八門,有網(wǎng)站辦的,也有各個報刊甚至是書店辦的。比如作家實力榜、暢銷書排行榜等,您認為作家的實力應該靠什么說話?怎么看暢銷書與長銷書?
林斤瀾:我覺得,暢銷書不一定是因為文學因素,它可以因為別的因素暢銷。比如有些電視明星、體育明星,他們寫的自傳會非常暢銷,這是讀者對他們的個人情況感興趣,跟文學沒關(guān)系。好的文學書是長銷的。我有時候去西單圖書大廈,看里頭的書,不下架子的,這樣的作家有那么幾個,不多。這樣的作家的書一般就是長銷的,也不是賣得很多,F(xiàn)在有一種說法我比較贊同,整個來講文學慢慢地邊緣化了,就是說現(xiàn)在我們從看書的時代到了看圖的時代。人們看書的時間都沒有了,都被擠掉了。我現(xiàn)在白天看書,晚上都看電視。因為現(xiàn)在的生活變化很大,影響了很多人,所以過去文學的教育功能、娛樂功能,現(xiàn)在慢慢地轉(zhuǎn)移到電視上去了,人們都看電視去了。大概將來文學會逐漸地變成個人的愛好:作家的寫作越來越個性化,他的讀者可能很少,但是只要有人喜歡他,他照樣可以存在。在國外這種情況很常見,曾經(jīng)有一位日本女作家到中國來,咱們的一家出版社把她的一本書印了5000冊。女作家知道后挺反感,“怎么印那么多?印500冊就夠了,我只有那么多讀者!蔽覀兪呛靡猓瑢λ硎拘蕾p和友好,但她就不理解我們的做法。所以有人說,有的小說它出版那天就是它死亡那天。這種情況今后會很常見。
問:中國作協(xié)新一批會員名單中有郭敬明等80后青春文學的代表,但對其中有些人加入作協(xié),卻引起很大爭議,對此您怎么看?
林斤瀾:80后青年的作品我看過一些。感想是,現(xiàn)在大家都走向玩兒,玩兒大概是生活的需要。我自己寫東西是不玩的,但我不反對玩兒。我們歷代都有些東西是玩兒的,詩上也有,詞上也有。最早的短篇小說就是說書的,就是玩兒的。我前幾天還拿《宋人話本》看,那就是玩兒——聽一個動人的故事,或聽一個笑話,就是玩嘛。很多人把魯迅文學史的有些意思給過濾了,他就講文學起消閑作用。我們過去的文學太單一了,我們曾經(jīng)一直為文學定了一個法則: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有些人不遵守,要被批判。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可以不可以?當然可以,但也應該可以寫別的。文學作品本可以是多元、多樣的,80后正是多元化、多樣化的反映。隨著時間的流逝,也許他們自己就走不下去了,那他們就改路子,也許還會有新的創(chuàng)造。有人講80后,我就想,我大概也是80后。因為80歲以后的作家還在寫東西,也不多了。我現(xiàn)在老了,我就照我的路子去寫,但我也不反對別人照他自己的路子去寫。
文學是什么?不過是“寫什么”和“怎么寫”,永恒的主題就那幾個
問:如今文化的多元化和網(wǎng)絡(luò)文學的興盛,您認為對純文學有沒有沖擊?
林斤瀾:現(xiàn)在非文學作品起著很大的作用,報紙上的一些新聞事件,電視里的各種娛樂節(jié)目,電影里的高科技畫面,確實會比許多文學作品更引人入勝。但我想,如果說我們的純文學受別的東西干擾,存在不了了,那就接受這個現(xiàn)實。我有一個觀點是“文學乃是絕處逢生之活”。就是說,文學這一門,官場上它也吃不開,市場上它也吃不開,它無利可圖,誰都不干了,就剩三兩個人還愿意干,還喜歡寫,這才是好小說誕生的時候,是出絕活兒的時候。據(jù)說,我們的國寶《紅樓夢》的作者當年曾淪落到喝粥,他是在半饑餓狀態(tài)下寫出來的。其實,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任何時代,仍然會有一席之地的。
問:文學曾經(jīng)被當成匕首與投槍,那么現(xiàn)在您覺得文學應該是什么?
林斤瀾:文學是什么?不過是“寫什么”和“怎么寫”。永恒的主題就那幾個,流行的樣式就那幾樣。寫了千百年下來,寫什么?是嚼過的饅頭;怎么寫?是偷來的鑼鼓——不過是老古話“天下文章一大抄”。有的作家都得回答一些“你為什么活著?”“你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我就想,我活了80多歲了,有些東西我不寫了,由年輕人去寫,我現(xiàn)在寫我覺得最要緊告訴人家的事情。我下面要寫一個東西,成不成現(xiàn)在還不好說,因為還沒有寫完呢。我寫一個老太太,寫她的三段人生:年輕時候,中年時候,晚年時候。年輕的時候,她對生活是詩的看法,雖然命運不好,但她進入詩的境界,所以她能活下來。中年的時候,她不斷地被各種運動沖擊,完全沒有自己了,是渾渾噩噩地活下來。晚年的時候,我是寫她的夢境:她夢想把一些夢想實現(xiàn)了。這個老太太有個朋友,那個朋友也是人生到最后了,卻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答。老太太對這個朋友的問題也感興趣,但她根本不需要解答了。我對世界的認識就是兩個字:困惑。青年、中年的時候還想解這個困惑,但現(xiàn)在不想了,一個是不需要了,一個是知道它無解。
成功的作家是什么樣子?兩個詞可以概括:“想入非非”、“無所事事”
問:您已經(jīng)84歲了,仍舊筆耕不輟,今年上半年又寫完《夾縫七色》等7篇短篇小說。一個人一生堅持寫作應該是很難的吧?
林斤瀾:“文革”時期,我有12年什么都沒寫。那時,人們什么都干,就是不干本行。寫東西得按江青的“三突出”理論來寫,我不想把文學變成政治的工具。要一生堅持寫作,我認為難在一個人是否對這個東西真正發(fā)生興趣,才能夠堅持到最后。我覺得,寫作的快樂是一種世俗的快樂,要把寫作當做世俗的事情去做。比如不要排斥世俗的快樂:人們需要光環(huán)、名利和金錢,千萬不要把寫作看得神圣而供起來。我現(xiàn)在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是喜歡聽別人說好話。我最怕人家說,哎,你現(xiàn)在寫的東西干巴了,沒有靈氣了,北方話說“沒有水音兒了”——干枯了。我有篇散文,人家說我更加晦澀——我以前的東西晦澀,現(xiàn)在更加晦澀。同時也有人夸我的文章。我拿著夸我的文章來駁批評我的文章。我明知道批評我的,也有他的理由,但我愿意聽好話。世俗有什么不好。!世俗一些可以讓生活很充實。為什么年輕的時候我們覺得生活很充實,因為我們那時候世俗。現(xiàn)在我們老了,我們還這樣世俗,那我們依然還充實。超脫雖然是很高的境界,但太超脫不好。
問:在您經(jīng)歷了豐富而曲折的人生之后,您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林斤瀾:老話說“讀萬卷書,走萬里路”。我現(xiàn)在晚年想起來,我讀書太少。讀萬卷書和走萬里路比的話,我走萬里路還可以,讀萬卷書沒有。你看我現(xiàn)在讀《世說新語》,它是筆記小說的老祖宗。我以前都是看選集,現(xiàn)在我都80多歲了才讀這個全集,覺得仍是很有啟發(fā):這里面幾十個字,一兩百個字,就把事兒說清楚了,有的還說得挺好。可是我們現(xiàn)在有的東西為什么寫這么長?筆記來源悠久,盛行在明清。著作多如牛毛,記一言一行、奇聞佚事、天文地理、民情風俗、科技醫(yī)藥、宦海市井……無所不有。在寫法上,許多和現(xiàn)在的小說沒有關(guān)系,但里邊有短小精悍的小小說,現(xiàn)在看都很有意思。有人常問我成功的作家是什么樣子?我覺得有兩個詞可以概括:一個叫“想入非非”,一個叫“無所事事”!跋肴敕欠恰保褪怯袀性、有獨創(chuàng);“無所事事”,就是說你自己的,既不解釋政策,也不解釋思潮。我現(xiàn)在寫作很隨興,這也是我的生存狀態(tài)——活著就寫著。(王小珊)
林斤瀾,1923年生,浙江溫州人。1945年畢業(yè)于國立社會教育學院,1949年后到北京市文聯(lián)創(chuàng)作組從事劇本創(chuàng)作,1956年出版了第一本書——戲劇集《布谷》。成名作:《臺灣姑娘》,代表作《矮凳橋風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