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作為中原古樂、華夏正音代表的南音將在故宮皇極殿飄起。這是故宮建造588年以來,皇極殿首次對演出團體開放。針對在故宮內演出是否會破壞故宮古建筑的質疑,演出方表示,已與故宮幾經討論,在任何細節(jié)上都將優(yōu)先考慮古建保護。
故宮古建筑不會遭破壞
五代畫家顧閎中將韓熙載府上夜宴的全過程如實地用畫筆記錄了下來,成為傳世珍品。而今,演出方“漢唐樂府”將這幅《韓熙載夜宴圖》長卷以“詩、書、畫、樂、舞”的形式在故宮內再現(xiàn)。
故宮博物院早在1987年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鮮有演出進入故宮內上演。此前的《圖蘭朵》在故宮太廟上演,三大男高音止步于故宮午門。由于宮殿建筑具有文保意義,此次《韓熙載夜宴圖》在故宮內皇極殿廣場布置舞臺是否會破壞故宮古建,也一度遭到質疑。
對此,舞美及環(huán)境空間整體設計者林洲民表示,演出選定在故宮皇極殿廣場;蕵O殿廣場方正,松林環(huán)繞,有足夠空間,而且也考慮到了對古建筑的保護!笆聦嵣,最初我們希望在位于故宮中軸線上的保和殿演出,然而故宮對此提議有古跡保護上的考慮,于是便放棄了這一打算。林洲民表示,舞美設計和環(huán)境空間設計都是與故宮博物院方面幾經討論通過的,在任何細節(jié)上都沒有破壞故宮整體建筑。
將再現(xiàn)南唐夜宴風華
南音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作為中原古樂、華夏正音代表的南音,是泉州先民于晉西元308年五胡亂華時,遷徙至福建閩南時保存下來的。因地處邊陲,泉州保存了在中原內地已消失的傳統(tǒng)音樂、舞蹈、戲劇、民俗等傳統(tǒng)文化,后傳至臺灣。1983年,臺灣著名南音藝術家陳美娥創(chuàng)辦了“漢唐樂府”,將南音古樂及梨園樂舞融合,再現(xiàn)了唐代藝術文化。南音已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音樂還有沒有,以前就聽別人說:要聽唐代的只能去日本,要聽宋代的只能去韓國,中國只有明清時代的,但其實南音就是中國唐代的,”演出藝術總監(jiān)陳美娥告訴記者,在西方音樂盛行的現(xiàn)在,福建、臺灣的南音在民間已接近消亡。此次,“漢唐樂府”就希望能將南音帶回,“南音本來就是屬于宮廷的,只不過后來到了民間,此次在故宮演出是南音回到了自己的家。”陳美娥說。(記者李健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