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金融危機導致的世界經濟動蕩,對我國經濟產生的影響日益顯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直接損失不大,潛在損失不容忽視。由于中國金融開放度還不高,“走出去”的步伐也還不大,我國受美國金融危機的沖擊以及由此造成的直接損失有限。據中國銀監(jiān)會發(fā)布的數據,受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中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的海外機構資產,僅占總資產的3.7%左右。
盡管直接損失不大,但潛在損失不容忽視。中國外匯儲備中無論是美元國債還是美國機構債,都面臨著在未來可能大幅縮水的風險。對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其二,心理打擊導致市場情緒悲觀,投資增速下滑。通常,金融危機會給投資者帶來心理打擊。如果說在美國接管“兩房”(房利美與房地美)、雷曼兄弟倒閉、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之前,次貸危機的破壞性還局限在一定范圍內的話,那么在這些事件與措施接連出現之后,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對于次貸危機的嚴重程度與傳染性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市場的悲觀預期甚至恐慌情緒開始出現。
目前,次貸危機正逐步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擴展。美國三季度GDP負增長,消費更是大幅下滑,有分析認為美國經濟已陷入嚴重衰退。歐盟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事實上,由于歐洲銀行業(yè)的杠桿率甚至高于華爾街的平均水平,其受危機沖擊一點也不亞于美國。出于對世界增長前景的悲觀以及中國經濟下行風險的擔心,一方面國內銀行非常謹慎,出現了惜貸;另一方面,國內企業(yè)投資也處于觀望狀態(tài),投資增長受到抑制。今年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率雖略高于去年,但剔除價格因素,前三季度實際投資增長已出現較大幅度回落。
就未來形勢而言,投資下滑可能是最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因此,打破悲觀預期,樹立信心,穩(wěn)住投資非常關鍵。
其三,全球增速放緩,外需增長壓力加大。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全球經濟增長強勁以及由此帶動的外需是分不開的。統(tǒng)計表明,過去3年我國外需(凈出口)對GDP的平均貢獻率達到兩成以上,而2007年的外貿依存度更是接近70%。正是這種對外需的高度依賴,在次貸危機蔓延導致外部環(huán)境惡化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累計貿易順差有所下降。順差下降意味著外需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將是負值。盡管我們采取出口多元化戰(zhàn)略,對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大國出口增速仍普遍高于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但對主要市場的出口增幅下降會直接影響到出口總量。比如,美國與香港兩大市場占到中國出口的1/3左右,但前三季度面向這兩個市場的出口剔除價格因素后增長接近于零。盡管就全年來看,由于降低出口退稅等刺激出口措施的推出以及國內經濟回落情況下進口增幅的下降,今年順差可能與去年持平,但考慮到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在逐步顯現,明年的出口形勢將更加嚴峻。
因此,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們一方面要客觀分析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程度,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防范危機的進一步擴散;另一方面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把政策的著力點放在確保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上。
保增長的核心是擴大內需,具體表現為增加投資,促進消費。增加投資要靠公共投資與民間投資兩條腿走路。促進消費的關鍵是要擴大就業(yè),提高居民收入。
當前保增長,要注意處理好兩層關系:一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充分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效提高投資收益率。二是擴大內需與科學發(fā)展的關系。要把投資的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yè)結構調整等方面,加大節(jié)能、環(huán)保、改善民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建設項目的投資力度。(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承惠)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