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利息稅的初衷是擴大內需,將資金“趕”出銀行,用于消費,但效果并不理想。8年來,儲蓄存款一路大幅攀升,如今已達16萬億多元。況且對于普通工薪階層而言,存入銀行的錢,多是繳納個人所得稅后、消費結余的部分,還要繳納利息稅,似有重復計稅之嫌
不久前,央行加息。雖然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調至2.79%,但扣除20%的利息稅之后,實際利率為2.232%,低于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2.7%的漲幅。換言之,存款實際利率已為負利率。這再度引發(fā)了公眾對于利息稅的質疑。一項調查顯示,93.7%的民眾認為征收利息稅不合理。而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亦有吳敬璉等多位政協(xié)委員提交取消利息稅的提案。筆者也認為,利息稅確實該改革了。
利息稅于1999年11月1日起征收,每年約有二三百億元收入。2006年,利息稅總額為459億元,約占稅收總收入的1.2%。當時的初衷是擴大內需,將資金“趕”出銀行,用于消費。然而,利息稅開征后,銀行儲蓄存款并沒有停下攀升的腳步,而是一路突破12萬億元、14萬億元,直到今天的16萬億多元。與此同時,消費率偏低的局面仍未改觀,老百姓越窮越不敢花錢,越要存錢。這說明,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普通百姓投資渠道少、投資能力弱的情況下,為了應對養(yǎng)老、教育、醫(yī)療等不時之需,即便征收利息稅,相當一部分百姓還會選擇儲蓄。擴大消費,不僅僅取決于百姓手里有沒有錢,還取決于消費預期等多種因素,單一的利息稅征收并不能醫(yī)治消費率偏低的病灶。
再看利息稅的收入調節(jié)作用。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講,存入銀行的錢,是繳納個人所得稅后、消費結余的部分,已經是稅后收入。只因為選擇把稅后收入存入銀行,就要繳納利息稅,顯然是重復計稅。另外,調節(jié)收入不應該以“一刀切”的方式,對所有人都征收20%的利息稅。這樣只會加重中低收入人群的負擔。因為真正的高收入者很容易找到比銀行存款回報更高的增值渠道,其資金不一定存于銀行,而中低收入者投資渠道狹窄,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往往只能存銀行生息。再加上我國稅法尚不完善,一些存款大戶通過私款公存等多種手段避稅,更加劇了稅賦的不公平。
由此看來,有必要改革利息稅的征收,讓它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比如,利息稅屬于個人所得稅范圍,可以納入個人所得稅的綜合改革中,避免重復征稅。再如,可以按利息額的高低,合理確定起征點和累進稅率,對高利息所得征收較高利息稅,體現(xiàn)公平稅負。還有,為了照顧低收入家庭,可推出一些免稅的儲蓄品種,比如養(yǎng)老儲蓄等等,體現(xiàn)差別稅率,促進社會和諧。(富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