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銀行客戶存款被盜確有此事!庇浾咦蛉諒纳虾cy監(jiān)局獲得證實。荷蘭銀行在客戶存款被盜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后,表示出不回應的曖昧態(tài)度,而多家中資銀行在年關前紛紛自查存貸款業(yè)務有無與股市關聯的風險問題。
【荷銀】
不否認客戶存款被盜
“荷蘭銀行客戶存款被盜的事情涉及金額巨大,上千萬呢!睖弦患夜煞葜沏y行的高管向記者透露,該事件已經在業(yè)內傳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事件主要過程據介紹是荷蘭銀行工作人員通過私刻印章的方式,非法劃轉客戶存款至其他賬戶。而且監(jiān)管部門已經關注并調查該事件,目前荷蘭銀行對公業(yè)務客戶在劃轉資金前都被要求提供書面簽名或電話確認。該行同時在核對所有對公業(yè)務存款,并且進行全面的風險排查。
上海銀監(jiān)局的有關人士昨日向記者證實了荷蘭銀行客戶存款被盜一事確實存在,案件正在調查過程中。當記者就以上內容向荷蘭銀行的新聞聯系人求證時,該聯系人并未直接否認,只是以“不作評論”作為答復。
【律師】
很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
“盜竊客戶存款。窟@也太嚇人了,看來外資銀行也不是金字招牌!笨蛻魟⑴繉τ浾弑硎荆郧爸恢劳赓Y銀行開戶門檻高收費多,但沒想到堂堂知名外資銀行也牽涉到盜竊客戶存款這種事情。在一家門戶網站所作的調查中,超過70%的網民表示“不信任荷蘭銀行”。
恒泰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何玉平對記者表示,荷蘭銀行的內部涉案員工很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屬于刑事范疇。但如果客戶和銀行達成和解,而公安機關又沒有接到報案,那么此事可能就息事寧人了。但銀行在承擔客戶損失后,可以向涉案的員工進行追償。
【業(yè)內人士】
外資行深諳國內“潛規(guī)則”
“外資銀行發(fā)生客戶存款被盜并非偶然!绷硪患彝赓Y銀行對公業(yè)務的高級經理陳先生對記者分析,外資銀行從2007年開始以法人銀行形式經營人民幣業(yè)務后,在不斷拓展市場的同時也深諳各種國內銀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并且很快運用自如。
“其實外資行的風險控制根本沒有外人想像的那么嚴密,有不少空子可鉆!便y行業(yè)內人士陳先生對記者表示,一般情況下,對公業(yè)務客戶在外資銀行開設賬戶時,只需要提供原始簽名或印章給外資銀行。當客戶以后劃轉存款時,外資銀行只核對留底的簽名或印章,并不需要其當面確認。這在無形之中就有很大的漏洞,銀行內部人員可以仿造簽名或私刻印章,輕易地將客戶存款轉劃到另外賬戶挪作他用。
“說實話,盜竊客戶存款的事情對銀行業(yè)內觸動很大,畢竟這絕不是小事一樁!标愊壬鷮τ浾弑硎荆I竊客戶存款主要針對企業(yè)客戶而非個人客戶,這主要是因為企業(yè)客戶的流動資金量大而且劃賬交易頻繁,一般在季末做報表時才會細查賬目,所以盜竊企業(yè)客戶存款在短期內被發(fā)現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行業(yè)狀況
年關前銀行抓緊自查
“大多數銀行老鼠倉和股市脫不了干系!币患疑鲜秀y行的公司金融部負責人王先生對記者表示,每次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存貸款業(yè)務特別容易“出事情”。其實像盜竊客戶存款這樣的“老鼠倉”并不是要把客戶的錢占為己有,因為轉賬提現總要留下痕跡最終難免被查出來;而是主要想挪用客戶資金到股市里賺一把,然后再把本金還回去,等于是“空手套白狼”一回。
“眼下還沒到年關,總行負責風控的同事這兩天就在上海分行查賬!便y行業(yè)內人士王先生透露,往年的內部查賬一般在次年春節(jié)前,而今年內查大大提前。現在無論挪用貸款還是客戶存款炒股一經曝光都屬于嚴重問題,甚至會對銀行以后的再融資產生不利影響?傂幸呀泝炔肯掳l(fā)通知對各支行嚴查存貸款有沒有老鼠倉問題,一旦發(fā)現有挪用資金炒股的情況,則分行領導要負主要責任。
“像我們這樣的國有控股銀行,自查是不夠的,每年審計署還要來抽查!便y行業(yè)內人士王先生表示,現在大多數主要的中資銀行都已經上市,除了銀監(jiān)會外還要面臨審計署等多部門的“眼睛”,監(jiān)管上甚至比外資銀行還嚴。而在今年10月左右,審計部門已經低調地抽查了部分大銀行的貸款業(yè)務真實性,只是結果沒有對外公布。
記者觀察
“老鼠倉”跨機構蔓延
“老鼠倉”最早從基金業(yè)違規(guī)中露出冰山一角,但實際上已經呈現跨機構蔓延的苗頭。金融業(yè)中的銀行和保險作為資金大戶,與基金和券商平時業(yè)務聯系非常密切,而且互相間人員流動頻繁,這就為跨機構的“老鼠倉”提供了溫床。
每輪股市行情火爆的背后往往與銀行資金涌入有莫大的關聯,業(yè)內俗稱“一放就亂、一緊就死”。2006和2007年大牛市的時候,不少銀行資金通過貸款名義紛紛流入股市,這在業(yè)內心知肚明。
銀監(jiān)會副主席蔡鄂生近日表示,針對今年信貸增速較快的問題,監(jiān)管部門要堅持嚴格跨類監(jiān)管和跨境監(jiān)管,保持銀行和資本市場的適度隔離,防止風險傳遞。(徐可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