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十一月十七日電 題:通訊:我踏斜陽去尋根——二OO二年海外華裔優(yōu)秀學生訪問團拜謁黃帝陵
作者 冽瑋
初冬的西安,乍寒還暖,溫柔的陽光鋪滿了去黃帝陵的高速公路。今天是來自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老撾、朝鮮、柬埔寨、文萊等七個國家的五十二名華裔優(yōu)秀學生盼望已久的日子,他們將拜謁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生于山東壽丘,葬于陜西橋山。千百年來,黃帝陵一直是無數炎黃子孫心中的圣地。
對于許多營員而言,黃帝陵是既神秘又親切。神秘,是因為那是中華民族的根之所在,是每個龍的傳人夢縈魂牽的地方;親切,是因為自幼長輩們曾無數次向他們提到過黃帝。
來自緬甸的四年級大學生李秀清長得嬌小玲瓏,一上車就拉著筆者詢問黃帝陵的來龍去脈,并作了筆記。她不好意思地笑道,自己學的是物理專業(yè),華文只會說,寫就有點困難。一旁的馬來西亞少女楊梨穎興高采烈地說,我們一大家子二十幾口人,我是第一個來祭祖的。別人都羨慕得不得了,爸爸還叫我替他們多磕幾個頭。
橋山巍巍、翠柏森森,古老莊嚴的黃帝陵今日被孩子們的熱情所包圍,一路歡呼,一路笑聲。十六歲的鄭淵檳是文萊國家青少年田徑隊的,前幾天在北京不慎摔傷,腿部縫了好幾針,她不肯留在山下,硬是咬牙一瘸一拐地爬上來。
導游指著滿山遍野的松柏告訴大家,整座橋山上千年的柏樹就有六千多棵。孩子們驚奇不已,調皮的男孩便伸出手去摟抱,導游笑道,別急,到了軒轅廟,有棵黃帝手植柏,七個人也摟不過來,當地人說是,七摟八揸半,疙里疙瘩不上算。
于是在相傳為黃帝親手種植、樹齡五千余年、樹高十九米的“中華第一柏”前,許多營員便跟著學起了陜西話:七摟八揸半,疙里疙瘩不上算。
在高大的“黃帝陵”衣冠冢前,所有的營員展開鮮艷的營旗合影留念,面對眾多閃爍的鏡頭,他們驕傲地打出了勝利的手勢,笑得無比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