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27日電 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關系到三峽工程成敗與效益的最后一個世界性難題——泥沙淤積問題,被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解。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說,三峽水庫將采用“蓄清排渾”的方式,借助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一系列排沙手段,配合大規(guī)模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態(tài)措施,能夠保證三峽工程實現(xiàn)預期效益。
鄭守仁說,“蓄清排渾”就是汛期來沙較多時,在下游防洪承受能力范圍內(nèi)降低庫水位運行,建設泄洪低孔,不僅提高泄洪能力,而且入庫泥沙可完全排出庫外,減少淤積。汛后即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泥沙減少時,可蓄滿清水,以供發(fā)電,便利航運。據(jù)了解,這一重大攻關科研課題剛剛通過國家權威部門審議。
經(jīng)過5年的模擬試驗和數(shù)學計算分析表明,采取“蓄清排渾”方式,三峽水庫在使用80年至100年后,水庫沖淤將基本達到平衡,保持90%以上的庫容。
此前,“蓄清排渾”已在黃河三門峽水庫取得良好預期效果。三門峽水庫1960年建成后,一度因泥沙大量淤積,短短4年間就損失庫容62%。在采取“蓄清排渾”后,水庫庫容從22.1億立方米恢復到31億立方米,30年來保持至今。
水庫泥沙淤積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在美國,30年代以前修建的水庫有10%淤滿泥沙。泥沙問題與水庫使用壽命息息相關,對三峽工程的防洪、發(fā)電與航運效益將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長江三峽工程規(guī)模之大無先例可循,更成為水利工程技術中的“難中之難”。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就組織上千人次的泥沙研究人員參與研究。
目前,長江上游泥沙量已調查清楚,其中懸沙5.26億立方米、推移質860萬立方米,卵石76萬立方米。主持這項科研工作的中科院院士林秉南說,三峽水庫位于高山峽谷中,呈狹長條帶形,沒有“大肚子庫段”,非常有利于“蓄清排渾”。相較而言,長江年徑流量和洪峰流量都要比黃河大得多,而含沙量又比黃河小得多,不僅便于汛期大流量“排渾”,而且有足夠水量滿足汛后“蓄清”。
為配合三峽大壩建成后實施的“蓄清排渾”,近年來,三峽流域加大了生態(tài)保護。其中,庫區(qū)面積最大的重慶市從1989年起就啟動了治理水土流失工程,目前,全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萬余平方公里。( 戴勁松 施勇峰 代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