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wǎng)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陳水扁的任期到2008年5月,但全世界恐怕沒有一位政府領導人,信譽如此之差,說話已沒有人當一回事,而且人民對未來兩年多不再抱以任何期望。哪怕陳水扁的民意支持度稍有上升,從10%升到13%,但五十步笑百步,如此超低的支持度,究竟有何意義?臺灣人民想問的是:陳水扁的意志與“政權”還能撐多久?
陳水扁閉門思過一個月,提出充滿戰(zhàn)斗氣息的元旦文告,由于內(nèi)容不甚了了,媒體還以“文旦原告”加以反諷(編按:臺灣稱柚子為文旦)。
陳水扁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政策,并且認為“臺灣如還過度向中國傾斜,就是一種慢性自殺”。何以陳水扁如此自閉,如此罔顧政治現(xiàn)實?
對于一個心中只有權力的人而言,面臨愈來愈大的卸任壓力,向“臺獨”基本教義派表態(tài),與基本盤相互取暖,成為一種有效的補償作用。即使如此,“臺獨”教父李登輝一樣不領情,認為翻來覆去的陳水扁已不值得信賴。李登輝如此,更何況早已對陳水扁失去信心的一般平民百姓?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一個人失去信心,第二天早晨都不想起床。去年12月3日的“三合一”選舉,是對陳水扁“執(zhí)政”五年的不信任投票,陳水扁當然知道人民的意向,但他經(jīng)過身心煎熬以后,卻以更強硬的態(tài)度面對內(nèi)外敵人。
陳水扁的目的非常清楚,回去固守基本盤,才能穩(wěn)固自己的權力基礎,避免提早“跛鴨”。一句話,陳水扁起心動念,只有“權力”兩字,這種極端的自我中心,正是政局動蕩的根源。
馬英九以逸待勞
以陳水扁有意換人“組閣”為例,陳水扁舍正道不由,卻是透過“立法院長”王金平傳話。話題喧騰了一個月,組閣問題只聽樓梯響,未見人下樓,王金平被搞得進退失據(jù),最后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笔請觥
馬英九則與陳水扁完全沒有互信,陳水扁一再表示有意與馬英九晤面,馬英九愈不敢回應,因為有連戰(zhàn)、宋楚瑜“前車之鑒”,誰還對陳水扁有信心?
馬英九看準陳水扁已無招可用,而且民進黨內(nèi)眾叛親離,加上人民已對陳水扁完全失去信心,馬英九抱著“杜鵑何時啼,待之可也”的策略,讓陳水扁執(zhí)政繼續(xù)爛下去,以逸待勞坐等天下。
陳水扁在12月3日大敗以后,也看出自己的劣勢,才會急于找王金平脫困。如果“陳王”結盟成功,馬英九腹背受敵,國民黨是有被瓦解之虞。然而,陳水扁的信用實在太差,任何人與他打交道,都惟恐被他背后捅一刀,因此“組閣說”的新聞燒了一個多月,最后還是回到原點。
政黨協(xié)商、政黨高峰會,也因為陳水扁的信用破產(chǎn),沒有任何政黨敢公開背書,“民無信不立”的古訓,在此得到驗證。
面對未來兩年,人民自然不可能因失望而甘休。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率先提出罷免陳水扁的訴求,雖然獲得若干“立委”連署,但由于罷免門檻極高,通過幾率極小,而且罷免連署極可能帶來政黨對立升高,即使馬英九也不敢輕易背書。
經(jīng)過多次政黨選舉對決以后,“與民休息”成為主流,任何造成對立的作法,哪怕有社會氛圍的支持,也無法克其功。
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對公平正義的呼求。高捷弊案是民進黨敗選的主因,“總統(tǒng)府”前副秘書長陳哲男、“總統(tǒng)府”現(xiàn)任代理秘書長馬永成炒股票也引來人民的義憤填膺。然而檢調(diào)系統(tǒng)受到行政力的強力介入,根本無法建立獨立辦案機制。
一群電視政治評論者所發(fā)起的“全民告發(fā)”行動,透過人民直接赴地檢署告發(fā)貪官污吏;尤其針對高捷案、總統(tǒng)府炒股案所做的告發(fā)行動,是不是能造成杠桿而引發(fā)檢察官的自救,是人民爭取公平正義的一大考驗。
臺灣政局需要穩(wěn)定,政黨需要對話和解,生產(chǎn)力需要重新啟動,兩岸關系需要解套,面對上述大趨勢,陳水扁卻以自己的立場加以審視,完全罔顧政治現(xiàn)實,正如《傲慢與偏見》這本小說的書名,臺灣真正的問題正是來自陳水扁的領導力,“由馴鹿所領導的獅子軍團,就再也不是獅子軍團”。
呂秀蓮看準了陳水扁的弱點,不斷運用代理民進黨主席的職位“挾天子號令天下”。比如呂秀蓮召集各縣巿長晤面,無論從民進黨或“副總統(tǒng)”立場,都是違反體制之舉,然而呂秀蓮何以政治動作如此之大,卻不在乎外界反應?說穿了就是,每個人都在為“后陳水扁時代”做準備。
呂秀蓮如此,沉潛內(nèi)斂的蘇貞昌、謝長廷不也一樣心態(tài)?“天予不取,反遭其殃”,陳水扁本來有大好機會,建功立業(yè)。臺灣人民本來期許陳水扁建立現(xiàn)在邁向未來的橋梁,但陳水扁卻落入了過去的泥沼。當人民忍無可忍,用“人民力量”發(fā)出怒吼,陳水扁能撐到任期屆滿全身而退嗎?陳水扁千萬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摘自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作者:胡忠信)